字典帮 >古诗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8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宋代  苏辙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翻译及注释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城漂泊最多时,
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
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
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
秋风归兴恐非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在江城漂泊时的思绪和归乡之情。诗人在江城漂泊期间,遇到了一个让他期待已久的知己,这位长者也在思念着家乡的归程。诗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命中注定的帮助,就像是在漂流的船上得到了一块救命的浮槎,让他感到安心。然而,他的归途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是一只惊飞的鹊鸟,暂时停在了树枝上。诗人思念家人和故乡的笑语,却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去团聚。他整日劳碌工作,不停地询问家人的消息。与他相比,朝廷的铃阁宫殿虽然清幽虚静,但与他此刻的心境并不相比,因为秋风吹拂下的归乡之兴可能并不适宜。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为基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在江城漂泊时的内心体验。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船上得到的浮槎和惊飞的鹊鸟,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激和对于归途的期待。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渴望在诗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工作和家人的关心。最后两句描写了铃阁宫殿的清幽和秋风的凉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形成了对比,暗示着归乡之路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在江城漂泊时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情感,展示了他对命运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美感。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ī jùn jiǎ fān dài fū sī guī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jiāng chéng piāo bó zuì duō shí, xiè hòu shuí lìng zhǎng zhě qī.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dé kǎn fú chá yīng yǒu mìng, tóu lín jīng què qiě ān zhī.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hé nián xiào yǔ hái liú kè, zhōng rì qín láo shù wèn ér.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líng gé qīng xū fēi cǐ bǐ, qiū fēng guī xìng kǒng fēi yí.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相关内容11:

寄范丈景仁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三鹊山亭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
  •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六次前韵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
  • 种花二首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今秋接千叶,试取洛......
  •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变化出入唯阴阳。旋凝细雾作飞雹,复遣震雷追日光。可怜万物甚微细,坐听百变......
  • 送王璋长官赴真定孙和甫辟书
    昔年旅南服,始识王荆州。威动千里肃,恩宽行客留。従容见少子,风采倾凡俦。温然吐词气,已觉清......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南游且未返,江海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