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将归山逢友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11-26

将归山逢友人

唐代  杜荀鹤  

儒为君子儒,儒道不妨孤。
白发多生矣,青山可住乎。
徉狂宁是事,巧达又非夫。
只此平生愿,他人肯信无。

将归山逢友人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将归山逢友人翻译及注释

将归山逢友人

儒为君子儒,儒道不妨孤。
白发多生矣,青山可住乎。
徉狂宁是事,巧达又非夫。
只此平生愿,他人肯信无。

译文:
即将回归山中,遇到友人。

君子抱持儒道,儒道本就不需要他人陪伴。
白发渐多,年岁已经不少,青山可以做家乡吗。

徜徉于自我的狂妄之中,是否是理智的行为,巧妙地达成了目标,是否就不是真的伟业。
只有这个心愿是我一生的志愿,别人会相信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荀鹤即将回归山中时遇到的友人,并表达了他对于儒道思想的坚守和内心的狂妄与幽默。

诗中的“儒道不妨孤”,表明了杜荀鹤坚守儒道的态度,认为儒道并不需要他人陪伴来验证或承认。他对于自我的坚持,使得他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年岁的感慨。他提到“白发多生矣”,年岁已经不少,他将要回归的青山是否能成为他安身之地,仍然存在疑虑。这里,作者反衬出了人生的曲折与无常,提醒人们面对时光流转的不可避免。

最后两句“徉狂宁是事,巧达又非夫。只此平生愿,他人肯信无。”则表达了杜荀鹤对于自我的思考与困惑。他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无论是纵情奔放的徉狂,还是巧妙达成目标,都让他感到怀疑自己的真实性与价值。他仅仅为了这个平生的愿望,希望有人能够相信他的真实心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于儒道思想的思考和对于自我心愿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杜荀鹤内心的狂妄与幽默,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他人认可的迷茫和不确定。这种深入人心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坛上独具特色,并在后世广为传颂。

将归山逢友人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guī shān féng yǒu rén
将归山逢友人

rú wèi jūn zǐ rú, rú dào bù fáng gū.
儒为君子儒,儒道不妨孤。
bái fà duō shēng yǐ, qīng shān kě zhù hū.
白发多生矣,青山可住乎。
yáng kuáng níng shì shì, qiǎo dá yòu fēi fū.
徉狂宁是事,巧达又非夫。
zhī cǐ píng shēng yuàn, tā rén kěn xìn wú.
只此平生愿,他人肯信无。


相关内容11: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秋日寄吟友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与友人对酒吟
    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新坟侵古道,白发恋黄金。共有人间事,须怀济......
  •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
  • 江树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 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
    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应怜住山者,头白未......
  • 晚泊金陵水亭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残荒垒,寒潮涨古濠。就田看鹤劣,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
  • 经废宅
    人生当贵盛,修德可延之。不虑有今日,争教无破时。藓斑题字壁,花发带巢枝。何况蒿原上,荒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