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归有光
2025-07-28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

明代  归有光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
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
因歌祈父什,流泪不堪论。
¤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甲寅十月纪事(二首)》
作者:归有光
朝代:明代

沧海洪波蹙,
蛮夷竟岁屯。
羽书交郡国,
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
潮添战血痕。
因歌祈父什,
流泪不堪论。

中文译文:
苍茫的海洋波涛汹涌,
蛮夷依然在这一年中侵扰不止。
使者的书信传递到各个州郡国家之间,
烽火连绵延伸到吴门城。

乌云笼罩下残留着战士们的气息,
潮水冲刷着战斗中的血迹。
因此唱歌祈求父祖护佑,
眼泪无法言喻地不断流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战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悲愤之情。诗中的沧海洪波和蛮夷侵扰,以及羽书和烽火的传递,都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云结残兵气和潮添战血痕则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痛苦。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父祖护佑和对战争的痛心,流泪不堪论。

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揭示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悲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深切忧虑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景象和伤痛,诗中融入了一种悲壮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疾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jiǎ yín shí yuè jì shì èr shǒu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

cāng hǎi hóng bō cù, mán yí jìng suì tún.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
yǔ shū jiāo jùn guó, fēng huǒ jiē wú mén.
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yún jié cán bīng qì, cháo tiān zhàn xuè hén.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
yīn gē qí fù shén, liú lèi bù kān lùn.
因歌祈父什,流泪不堪论。
¤


相关内容11:

杂题(三首)

谒康陵

将归龙门留别冶城诸游好

未至白塔投宿新坪农舍

送刘彦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铁厓竹枝词
    杨白花开风满天,花开成絮不成绵。不如落向西湖水,化作浮萍个个圆。...
  • 读靖康遗事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庙略合收淝水捷,虏盟谁定渭桥功。铜驼故陌迷芳草,黄屋惊尘卷......
  • 夜饮王中丞元美宅
    与君湖海各栖迟,一夕相逢酒百卮。醉后不知何以别,醒来唯记月明时。...
  • 题陆滨村舍壁
    记得移家白露时,秋风又是一年期。独怜零落溪边柳,那得长条系所思。...
  • 次韵周彦章寒食偶成
    杏子花残燕子忙,佳辰百五媚春光。万家庖舍胶觞冷,几处坟茔麦饭香。幽鸟送声多杜宇,野林抽叶半......
  • 寄邬大经
    残年江上雪,犹记别君初。回首更新岁,相思怨索居。长贫知有味,病目近何如。惟有庭蕉叶,朝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