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10-06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宋代  黄庭坚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翻译及注释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豆粥能够驱走晚间的寒气,
与你一同品尝更加美味。
谁知道天上有贤才被供养,
暂且在山中煮些菜品尝。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的回答,回应了李任的感谢之词,李任可能是向黄庭坚分送了一碗豆粥。诗中表达了黄庭坚对李任的感激之情,并以豆粥作为象征,表达了情谊的珍贵和深厚。诗中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山中隐居的意境。

赏析:
1. 豆粥象征情谊:豆粥在诗中被用作象征,代表着深厚的友谊和情谊。黄庭坚通过与李任共同品尝豆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2. 山中隐居的意境:黄庭坚在诗中提到自己暂且在山中煮菜品尝,表达了他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追求。山中的宁静与清净,与现实世界的纷扰相对比,显示了黄庭坚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3. 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提到“谁知道天上有贤才被供养”,表达了黄庭坚对天命和命运的一种超脱和淡泊态度。他暗示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安于山中煮菜,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淡泊名利的追求。黄庭坚以豆粥为媒介,将情感和意境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温情和内敛的美感。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拼音读音参考

dá lǐ rèn dào xiè fēn dòu zhōu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dòu zhōu néng qū wǎn zhàng hán, yǔ gōng tóng wèi gèng tóng cān.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ān zhī tiān shàng yǎng xián dǐng, qiě zuò shān zhōng zhǔ cài kàn.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相关内容11:

夜闻邻舟崔家儿歌

戏答张秘监馈羊

三至堂

送晁道夫叔侄

小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舜泉已酌尽官酝不堪不敢
    青州从事难再得,墙底数樽犹未眠。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 戏咏猩猩毛笔二首
    桄榔叶暗宾郎红,朋友相呼堕酒中。正以多知巧言语,失身来作管城公。...
  • 题莲华寺
    狂卒猝起金坑西,胁从数百马百蹄。所过州县不敢谁,肩舆掳载三十妻。伍生有胆无智略,谓河可冯虎......
  • 和朱宏夫真妄颂
    须弥说法大海听,南箕吹折北斗柄。蟭螟千眼照世间,保君通达真妄竟。...
  • 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 寄张宜父
    建德之国有佳人,明珠为佩玉为衣。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射阳城边春烂漫,柳暗学宫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