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暮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25

暮春

宋代  黄庚  

园林芳事已阑珊,开尽茶蘼亦懒看。
深院日长眠听雨,重重帘影隔春寒。

暮春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暮春翻译及注释

《暮春》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暮春》的中文译文:
园林芳事已阑珊,
开尽茶蘼亦懒看。
深院日长眠听雨,
重重帘影隔春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暮春时分的景象,通过描写园林中的一些事物和场景,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园林芳事已阑珊”,暗示了春天的花草已经凋谢殆尽,园林中的美景已逐渐消失。其中的“芳事”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盛开的景象,而“阑珊”则表示这一景象已经逝去。

接着的两句“开尽茶蘼亦懒看”,表达了作者对于茶花已经开完的漠然态度。茶蘼是茶花的古称,开尽意味着花期已过,而作者却懒得去看它们,暗示了他对春天的疲倦和厌倦。

第三句“深院日长眠听雨”,描绘了作者在深院中的长眠状态,他安静地躺着,倾听着雨声。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安详宁静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繁忙喧嚣的世界的疲惫和避世的心态。

最后一句“重重帘影隔春寒”,通过“帘影”隔离了春寒,意味着作者对寒冷的季节的避让。这句诗把寒冷与温暖、春天与冬季的对比融入其中,传达了作者对于温暖和舒适的向往。

总体而言,《暮春》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和作者的疲倦,表达了对安静宁和温暖的向往。诗中的景象和意象构成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暮春拼音读音参考

mù chūn
暮春

yuán lín fāng shì yǐ lán shān, kāi jǐn chá mí yì lǎn kàn.
园林芳事已阑珊,开尽茶蘼亦懒看。
shēn yuàn rì cháng mián tīng yǔ, chóng chóng lián yǐng gé chūn hán.
深院日长眠听雨,重重帘影隔春寒。


相关内容11:

竹杖

偶书

鸳鸯梅

翠峰庵即事

渔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归云溪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只凭藜杖穿幽径,还喜蒲团憩小亭。散诞竹边梳白发,徘徊江上诵......
  • 八阵台
    八阵台前水急流,累累石塚界沙洲。机深已尽吞吴策,事变空成守蜀谋。江月四时犹耿耿,云山千古谩......
  • 隐居
    编茅卜隐读书林,门掩苍苔一径深。当户晓山长识面,临窗夜月独知心。花围锦绣翻红影,竹列琅玕舞......
  • 闻鹤
    寒然初上海云收,何处仙禽过瘐楼。清夜照人千里月,碧天警露一声秋。玉笙缥缈缑山去,羽袂蹁跹赤......
  • 张持道生辰二首
    西南英誉满簪绅,安富尊荣孰儗伦。世上种成无限果,人间赢得自由身。手提日月超千劫,心隘乾坤等......
  • 感时一首再用前韵呈元诏久善文彧
    我伤天缺无人补,四海婴儿失其母。北人跃马渡黄河,请和使者空旁午。二君北去宗族从,国祚千钧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