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山寺思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7

宿山寺思归

唐代  李端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拭泪无人觉,长谣向壁阴。

宿山寺思归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宿山寺思归翻译及注释

宿山寺思归

僧房秋雨歇,
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
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
落月映窗沉。
拭泪无人觉,
长谣向壁阴。

中文译文:

在山寺过夜思归

秋雨停歇在僧房,
愁思躺在深夜更深。
枕头上听见鸿雁的叫声,
回眸看见竹林和照亮的灯。
萤火虫飞入草丛消失不见,
月亮落下照亮窗前。
擦干眼泪无人察觉,
低声吟咏向着墙壁的阴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山寺过夜后思念归乡的心情。秋雨停歇后,夜晚更加静谧,使得诗人的思绪更加沉重。诗人躺在床上听闻鸿雁飞过的叫声,看见远处竹林和照亮的灯光。归萤飞入草丛消失,月亮落下照亮窗前,诗人擦干了眼泪,却无人察觉。他只能低声吟咏,向着墙壁的阴影吟唱长谣。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他在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感受到了无尽的寂寞和思念之情。他通过描写外界的声音和景色,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渴望。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凄美的音韵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望,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对诗人的心境产生共鸣。同时,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自嘲也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批判和对自身的思考。

宿山寺思归拼音读音参考

sù shān sì sī guī
宿山寺思归

sēng fáng qiū yǔ xiē, chóu wò yè gēng shēn.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yī zhěn wén hóng yàn, huí dēng jiàn zhú lín.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guī yíng rù cǎo jǐn, luò yuè yìng chuāng chén.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shì lèi wú rén jué, zhǎng yáo xiàng bì yīn.
拭泪无人觉,长谣向壁阴。


相关内容11:

送铜泽王归城

送永阳崔明府

宿石瓮寺

送韩将军还边

太白西峰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寄呈凤翔齐员外张侍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所昏即君从母女弟)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阴者,得是戴......
  • 鲜于少府宅看花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
  • 重赠邢校书
    俱从四方事,共会九秋中。断蓬与落叶,相值各因风。...
  • 送乐平苗明府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无辞折腰久,仲德在......
  • 送客赴洪州(一作送郑侍御)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
  •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