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怕摇枝上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许及之
2025-07-23

怕摇枝上露

宋代  许及之  

自得湘江种,禽栖不敢弹。
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

怕摇枝上露翻译及注释

《班竹》是宋代文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班竹》中文译文:
自得湘江种,
禽栖不敢弹。
怕摇枝上露,
犹是泪琅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班竹的形象和情感。班竹是一种竹子的品种,它原本生长在湘江边上。诗人以班竹为象征,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境遇。

首先,诗人说这株班竹是自己种植的,表达了他自家栽培班竹的自得之乐。这种自得之情可能是指诗人在园林中栽培植物的兴趣和快乐,也可能代表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的亲近。

接着,诗人描述了班竹上栖息的鸟禽,它们不敢唱歌。这里的“禽栖不敢弹”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班竹的竹叶稀疏,不提供足够的遮蔽和保护,鸟禽害怕被人发现而不敢唱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境遇,他的才情受到了压抑,无法自由发挥,像鸟禽一样不敢展示自己的歌声。

然后,诗人表达了班竹的脆弱和敏感。他说怕摇动班竹的枝条,生怕露出自己的泪水。这里的“怕摇枝上露”可以理解为班竹的竹叶颤动,露出珠珠泪水的意象。诗人把班竹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相比拟,暗示了他内心的柔弱和敏感,害怕被伤害和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最后,诗人用“犹是泪琅玕”来结束这首诗词。这里的“犹是”表示仍然是,泪琅玕指的是珍贵的珠泪。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和珍惜之情,他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心情与班竹的境遇相似,都是一种被压抑和隐藏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班竹》通过描绘班竹的形象和情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柔弱、敏感和压抑的情绪。诗人通过班竹这一自然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境遇,将自己的情感与班竹的形象相融合,给人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心声的意境。

怕摇枝上露拼音读音参考

bān zhú
班竹

zì dé xiāng jiāng zhǒng, qín qī bù gǎn dàn.
自得湘江种,禽栖不敢弹。
pà yáo zhī shàng lù, yóu shì lèi láng gān.
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


相关内容11:

公归徒四壁

渊明归月田

再和扫来辞

谁欤俾宿留

千载今一时


相关热词搜索:怕摇枝上露
热文观察...
  • 犹是泪琅玕
    自得湘江种,禽栖不敢弹。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
  • 居然款对豁羁愁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
  • 不见融州夏涉秋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
  • 禽栖不敢弹
    自得湘江种,禽栖不敢弹。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
  • 休恨中间太太平
    艺祖怀柔不耀兵,白沟如带作长城。太平自是难忘战,休恨中间太太平。...
  • 自得湘江种
    自得湘江种,禽栖不敢弹。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