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杨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08

送杨子

唐代  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送杨子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杨子翻译及注释

《送杨子》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以渭城边的斗酒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送别杨子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渭城边斗酒,垆头上耐着醉意躺卧。
梨花盛开,像千树白雪;杨树的叶子像万条轻烟。
心中不舍得分别,再斟满一壶酒,送行时赠送马鞭。
看着你离去,直到你渐行渐远,新月也升起圆满。

诗意:
《送杨子》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诗人在杨子离去之际,通过描绘斗酒、梨花、杨叶和新月等景物,表达了自己的别离之情。诗人不舍得分别,用酒作为情感的寄托,再次斟满一壶酒,表达对杨子的祝福。最后,诗人目送杨子离去,直到他消失在远方,同时新月也升起圆满,象征离别后的团圆和希望。

赏析:
《送杨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离别之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斗酒、梨花、杨叶和新月等形象,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展现了渭城边斗酒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别离的不舍。梨花盛开、杨叶轻烟,用白雪和轻烟来比喻梨花和杨叶,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而诗人再斟满一壶酒,临别赠送马鞭,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情谊和祝福之情。最后,诗人目送杨子离去,新月升起圆满,寓意着离别后的团圆和希望。

整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不舍和对杨子的祝福。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赋予了诗词以深厚的情感和美感。

送杨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ng zǐ
送杨子

dǒu jiǔ wèi chéng biān, lú tóu nài zuì mián.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lí huā qiān shù xuě, yáng yè wàn tiáo yān.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xī bié tiān hú jiǔ, lín qí zèng mǎ biān.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kàn jūn yǐng shǎng qù, xīn yuè dào jiā yuán.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相关内容11:

送郑少府赴滏阳

西郊游瞩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滁城对雪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郡斋南池招杨辚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闲时耐相访,正有床......
  • 秋景诣琅琊精舍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苍茫寒色起,迢递晚......
  • 西亭
    亭宇丽朝景,帘牖散暄风。小山初构石,珍树正然红。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芳心幸如此,佳人时......
  • 台上迟客
    高台一悄望,远树间朝晖。但见东西骑,坐令心赏违。始霁郊原绿,暮春啼鸟稀。徒然对芳物,何能独......
  •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开。城边宋玉宅,峡口楚王台。不畏无知己,荆州甚......
  • 郡内闲居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