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4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宋代  陆游  

我昔下三峡,百丈堆两车。
初发公安城,已过长风沙。
早知世路恶,恨不常浮家。
至今清夜梦,双橹闻讴哑。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翻译及注释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经下过三峡,百丈高的堆满了两车。初次离开公安城,已经经过了长风和沙。早就知道世道险恶,恨不得一直漂泊在外。至今在清夜里做梦,双手划桨的声音依然沙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陆游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他曾经下过三峡,经历了艰难险阻,但他对世道的险恶早有预料,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渴望一直漂泊在外,远离尘世的纷扰。在清夜里,他仍然在梦中听到划桨的声音,这是他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通过描绘作者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生动,通过长风沙和百丈高的堆满两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和险阻。作者对世道的恶劣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此感到无奈和遗憾。诗的结尾,作者在清夜中做梦,仍然能够听到划桨的声音,这是他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远方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拼音读音参考

zá gǎn shí shǒu yǐ yě kuàng shā àn jìng tiān gāo qiū yuè míng wèi yùn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wǒ xī xià sān xiá, bǎi zhàng duī liǎng chē.
我昔下三峡,百丈堆两车。
chū fā gōng ān chéng, yǐ guò cháng fēng shā.
初发公安城,已过长风沙。
zǎo zhī shì lù è, hèn bù cháng fú jiā.
早知世路恶,恨不常浮家。
zhì jīn qīng yè mèng, shuāng lǔ wén ōu yǎ.
至今清夜梦,双橹闻讴哑。


相关内容11:

杂书幽居事

初春杂兴

花时遍游诸家园

叹老

泛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岁晚幽兴
    短鬓元知不久青,况开九帙数余龄。全家共保一忍字,累世相传三住铭。时泛孤舟过梅市,却穿双屩上......
  • 出游归卧得杂诗
    儿扶行饭出柴扉,伛偻方嗟气力微。道侧偶逢耘麦叟,倚锄闲话两忘归。...
  •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
    谯门鼓角寺楼钟,一一风传到短蓬。唤得放翁残酒醒,锦囊诗草不教空。...
  • 三峡歌
    蛮江水碧瘴花红,白舫黄旗无便风。涪万四时常避水,棚居高出乱云中。...
  • 幽居岁暮
    冉冉忘年往,纷纷厌事来。庭除多草莽,几砚亦尘埃。园为畦蔬到,门因汲水开。偶闻林鸟语,太息又......
  •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杜宇真吾交,劝去恨不速。忠告输肝肺,厚意均骨肉。陋哉鹧鸪语,揣我贫念禄。竹鸡更鄙浅,泥淖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