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4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宋代  苏辙  

获罪清时世共憎,龙川父老尚相寻。
直须便作乡关看,莫起天涯万里心。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翻译及注释

诗词:《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获罪清时世共憎,
龙川父老尚相寻。
直须便作乡关看,
莫起天涯万里心。

中文译文:
在这个被清朝迫害的时代,我与龙川的父老们相聚在一起。
只需简单地作为乡里的朋友彼此关心,
不要让我们的心思远离故乡,漂泊万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写的,描述了他在重阳节与龙川的父老们共聚一堂的情景。在当时,宋朝正遭受清朝的侵略与统治,许多忠于宋朝的人们都遭受到迫害。然而,尽管处境艰难,苏辙与龙川的父老们仍然能够聚首一堂,共同度过这个传统的节日。

诗中的"获罪清时世共憎"表达了作者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清朝的不满和愤慨。"龙川父老尚相寻"表明即使在逆境中,他们仍然相互寻求慰藉和支持。接下来的两句"直须便作乡关看,莫起天涯万里心"则是苏辙对于彼此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守望相助,不要离开故乡,不要抛弃自己的家园。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园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团结和坚守信念的重要性。它强调了乡情和故乡的情感纽带,并表达了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苏辙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和表达。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拼音读音参考

rùn jiǔ yuè chóng jiǔ yǔ fù lǎo xiǎo yǐn sì jué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huò zuì qīng shí shì gòng zēng, lóng chuān fù lǎo shàng xiāng xún.
获罪清时世共憎,龙川父老尚相寻。
zhí xū biàn zuò xiāng guān kàn, mò qǐ tiān yá wàn lǐ xīn.
直须便作乡关看,莫起天涯万里心。


相关内容11:

寓居六咏

十日二首

再赋葺居三绝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逍遥堂会宿二首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
  • 秋祀高禖二绝
    乾德年中初一新,颓坦破瓦委荆榛。兴亡举坠干戈际,闲暇方知国有人。...
  • 茶花二首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
  •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莫为之先,冥不谓鄙。一夫前行,百夫具履。以为不信,出视同轨。期尔十年,风变而美。...
  • 再和十首
    天为多才故欲禁,府门摧落涨江深。鼎新翠壁排精铁,涌出飞楼直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