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丞相挽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9-09

李丞相挽诗三首

宋代  刘子翚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李丞相挽诗三首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李丞相挽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李丞相挽诗三首》是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李丞相在艰难际遇中展现出的忠诚精神和辉煌事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丞相(指李纲)在困难的时刻表现出的忠诚精神和崇高事迹。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李丞相的英勇和忠诚。

诗的开头,表达了李丞相身处困境的艰难情况。"委质"意味着身心交瘁,"艰难际"则表示面临困境的时刻。然而,尽管如此,李丞相仍然展现出了坚定的忠诚精神,"精忠日月昭",他的忠诚和奉献如同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李丞相的英勇和果敢。"引裾尧浸缩"指的是他举起衣襟,奋勇作战的场景,"断鞅虏氛消"则表达了他以勇猛的战斗消除敌对势力的意志。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李丞相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顾眄安诸夏"表示他关注着国家的安危,"风声动一朝"暗示着时局的变幻不定。"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表达了他为了国家利益而忍受了许多流言蜚语,但他相信历史会公正地评价他的功绩。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丞相的描写,展现了他忠诚、勇猛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它不仅仅是对李丞相的颂扬,也反映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推崇。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李丞相的伟大事迹和忠诚精神产生敬佩和钦佩之情。

李丞相挽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lǐ chéng xiàng wǎn shī sān shǒu
李丞相挽诗三首

wěi zhì jiān nán jì, jīng zhōng rì yuè zhāo.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yǐn jū yáo jìn suō, duàn yāng lǔ fēn xiāo.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gù miǎn ān zhū xià, fēng shēng dòng yī zhāo.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nán qiān shuí biàn bàng, gōng lùn fù chú yáo.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相关内容11:

六言二首

次韵新乡诸公雪诗二首

次张守韵四首

潭溪十咏·凉阴轩

送曾彦思减罢赴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杜宇
    杜宇几声烟霭外,相思只在蜀山阴。间愁不共花飞尽,赢得伤春一片心。...
  • 建业酒楼落成预点灯
    高楼百尺久摧颓,轮奂重新亦壮哉。彻夜笙歌催腊尽,聒天箫鼓挽春回。都人杂沓挥千镒,我辈登临谩......
  • 论俗十二首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火烧枝叶尽,老本更......
  • 和徐从道韵二首
    拂袖归来日,柴门稚子迎。贫甘守藜藿,名不愧公卿。宝剑空藏匣,良弨惜解檠。中兴谁草诏,君盍在......
  • 绝句送巨山二首
    江边胡虏年年盛,借箸应须为扫除。闻道汉皇方仄席,不因词赋召相如。...
  • 题吴若愚一经堂
    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轩窗近水来无厌,弦诵因风听忽遥。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