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园中即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翌
2025-09-06

园中即事

宋代  朱翌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诵儒书早佛经。
灰尽此心犹木偶,扫除往事送刍灵。
花边过客蜂旁午,溪上良时鹭适丁。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

园中即事作者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园中即事翻译及注释

《园中即事》是宋代朱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中道士在家中默默修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出山道士在家僧,
晚诵儒书早佛经。
灰尽此心犹木偶,
扫除往事送刍灵。
花边过客蜂旁午,
溪上良时鹭适丁。
一到菊坡分品目,
玉盘盂可次金铃。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位出山的道士在家中修行为主题,通过描绘他晚上诵读儒家经典和早上诵读佛家经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

诗词的第二句“灰尽此心犹木偶,扫除往事送刍灵”,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的态度。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比喻为木偶,意味着他希望通过修行使内心的浮躁和杂念消散。同时,他希望通过扫除过去的种种纷扰和烦恼,将这些消散的往事送给神明,以此净化自己的心灵。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园中的景物,通过花边的过客、蜜蜂的嗡嗡声、溪流中的鹭鸟等形象,营造出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并认为这样的环境是修行者得以专心修炼的理想场所。

诗词的最后两句“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描述了诗人来到菊坡,品鉴菊花的情景。这里的“菊坡”可以理解为一个种满菊花的地方。玉盘、盂和金铃都是用来品鉴菊花的器具,表明诗人对菊花的品鉴态度严谨而认真。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修行的态度与他品鉴菊花的态度相似,都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在家中修行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修行道路的执着追求和对清净心灵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菊花的品鉴,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我修炼的要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呈现了一幅宁静、富有诗意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内省的感受。

园中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zhōng jí shì
园中即事

chū shān dào shì zài jiā sēng, wǎn sòng rú shū zǎo fó jīng.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诵儒书早佛经。
huī jǐn cǐ xīn yóu mù ǒu, sǎo chú wǎng shì sòng chú líng.
灰尽此心犹木偶,扫除往事送刍灵。
huā biān guò kè fēng páng wǔ, xī shàng liáng shí lù shì dīng.
花边过客蜂旁午,溪上良时鹭适丁。
yí dào jú pō fēn pǐn mù, yù pán yú kě cì jīn líng.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


相关内容11:

上已陪诸公集西湖

寄洪倅景伯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榴花谷

次钱申伯游东山韵二首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叶少蕴生朝三首
    绛节霓旌下九天,括苍初识地行仙。桃华海上三千岁,凤历人间五百年。可但彤弓寻节制,要知黔首望......
  • 月下对白菊
    诗人月下见梅花,著力形容极口夸。若使月明中见菊,欲将何语为褒嘉。...
  •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
    老松鳞甲待拿云,俯视梅花意亦亲。粉色上参冬岭秀,虬枝下挽越溪真。乘闲到此能终日,与我来游尽......
  • 句
    三径谁从陶靖节,重阳惟有傅延年。...
  • 次聪父见遗韵
    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
  • 刘建州母夫人难氏挽章
    慈颜推寿相,懿范在吾乡。不待黄堂养,空遗紫诰藏。板舆悲骑省,板舆悲骑省,鹤客吊龙骧。风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