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人问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韩元吉
2025-07-21

答人问易

宋代  韩元吉  

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
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答人问易作者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答人问易翻译及注释

诗词:《答人问易》
朝代:宋代
作者:韩元吉

阴阳妙用表三才,
却问阴阳底许来。
若识阴阳由动静,
何人更作有无猜。

中文译文:
阴阳以巧妙的方式展现了万物的变化,
你却问我阴阳的根源在哪里。
如果你了解阴阳的动静之道,
谁还会去考虑有与无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韩元吉的作品,它探讨了阴阳哲学和易经的主题。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对而对立的力量或属性。易经是一本古老的中国经典,探讨了自然、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测和变化的原则。

诗中的第一句话"阴阳妙用表三才"表达了阴阳之间微妙而奇妙的关系。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揭示了宇宙万物的三种属性,即阴、阳和中和的三才。这句话暗示了阴阳的重要性和它们在世界万物中的作用。

接下来的两句"却问阴阳底许来,若识阴阳由动静"表达了作者对于阴阳根源和运动规律的思考。作者可能受到别人的提问,问阴阳的本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变化的。而作者回答说,了解阴阳的动静之道,即明白阴阳的运行规律和变化原理,就不再需要思考有与无的问题了。

最后一句"何人更作有无猜"是作者对于那些纠结于有与无、对立与矛盾的人的反问。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阴阳的运行规律,就会超越二元对立的局限,不再迷惑于有无之间的猜测,而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性。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阴阳哲学的重要思想,呼唤人们超越对立和猜测,去探索宇宙和人类的内在秘密。它鼓励人们通过对阴阳的理解,寻求和谐、平衡和整体性的境界。

答人问易拼音读音参考

dá rén wèn yì
答人问易

yīn yáng miào yòng biǎo sān cái, què wèn yīn yáng dǐ xǔ lái.
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
ruò shí yīn yáng yóu dòng jìng, hé rén gèng zuò yǒu wú cāi.
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相关内容11:

致政龙图给事吴公挽词二首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八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范泉州挽词二首

史十伯强浮沈市廛自号道人而笔力议论不可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赵仲绩久雨夜坐有感二首
    春云黯黯未成晴,落尽缃桃见紫荆。薄宦驰驱双鬓改,流年荏苒寸心惊。幽花映水浅深色,啼鸟穿林高......
  • 蓬瀛台
    雨余天定澹澄瀛,及此秋郊一日晴。轩盖翩翩度林影,笙箫隐隐杂溪声。风随广席歌呼转,云满高台步......
  •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望族尚书旧,宜蔼缙绅。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箕箒惟安礼,诗书不待邻。鸱堂万钟养,风木倍悲......
  •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好雨惊连夜,疏种喜报晨。池心春涨绿,花面晓妆匀。野渡经年别,官茶几焙新。风光为传语,何事曲......
  • 次韵子云种竹
    官居地多隙,种竹及春早。萧然三亩园,便可事幽讨。层峦寓岩石,一目惜尽了。移根互掩映,取径作......
  • 松江别范至能朱伯阳
    弹铗功名易白头,归欤未佃五湖舟。送君与我皆为守,到处逢山且纵游。薄日连云千幛晓,斜风吹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