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洞仙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外
2025-09-04

洞仙歌

宋代  林外  

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
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
四海谁知我。
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洞仙歌作者简介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

洞仙歌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
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
四海谁知我。
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宏伟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出现了许多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呈现出一种宏大而永恒的感觉。

诗人描述了飞梁压水,虹影在清晨的湖面上闪烁,给人以美好的感觉。接着描写了渔村中的橘树和烟草,使人感受到宁静和朴实的生活。然后,诗人展示了时间的流转,物是人非,天地依然存在,只有江山不会老去。

诗中还出现了雨巾和风帽,这些是旅行者的装备,表达了诗人四海漂泊、辗转流离的心情。他一剑横空,历经多次历险,但依然无法破解天地的循环。诗末,诗人认定林屋洞天是他真正的归宿,他不再追求外界虚幻的荣华,而是宁静地安居在这个意境优美的地方,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家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透过自然景物和自身经历的描写,表达出对于时光的无法逆转和对于流浪者心绪的抒发。诗中所呈现的自然景物和心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追求内心平静和永恒的境界。

洞仙歌拼音读音参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fēi liáng yā shuǐ, hóng yǐng chéng qīng xiǎo.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
jú lǐ yú cūn bàn yān cǎo.
橘里渔村半烟草。
jīn lái gǔ wǎng, wù shì rén fēi, tiān dì lǐ, wéi yǒu jiāng shān bù lǎo.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yǔ jīn fēng mào.
雨巾风帽。
sì hǎi shéi zhī wǒ.
四海谁知我。
yī jiàn héng kōng jǐ fān guò.
一剑横空几番过。
àn yù lóng sī wèi duàn, yuè lěng bō hán, guī qù yě lín wū dòng tiān wú suǒ.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rèn yún píng yān zhàng shì wú lú, rèn mǎn dì cāng tái, nián nián bù sǎo.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相关内容11:

鹊桥仙

最高楼

临江仙

浣溪沙(和前次范石湖韵)

虞美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满江红(丹青阁)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
  • 南歌子
    有同年傅景仁长短句,走笔次韵,既抵峤南,回首野处,后会之期未卜也。因锲石湘漓江上,以寓万里......
  • 菩萨蛮(送游季仙归东阳)
    鸡声茅店炊残月。板桥人迹霜如雪。此是古人诗。身经老忘之。君行当此境。令我昏成醒。乘月犯霜来......
  • 虞美人
    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漫郎疏懒非真吏。欲去无深......
  • 念奴娇(寿陈尚书母夫人)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
  • 感皇恩(原无调名)
    君欲问予年,八十有七。百岁十分尚留一。世间滋味,尝尽酸咸苦涩。时今倒食蔗,无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