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文英
2025-09-10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宋代  吴文英  

西江月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
箫声三十六宫愁。
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
千山浓绿未成秋。
谁见月中人瘦。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翻译及注释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文英。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梦重游天上,
古香吹下云头。
箫声三十六宫愁。
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
阑干晚色先收。
千山浓绿未成秋。
谁见月中人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蓬莱阁,仰望西江上的明月,感慨万千的情景。作者在清梦中仿佛重游仙境,古香被风吹下云头,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神秘。在这美丽的夜晚,箫声响起,三十六宫中的女子们都因思念而愁苦。高处的花朵被风吹动,使得景色更加动人。作者作为一个旅客,他的离情别绪无法停止,当晚色降临时,他不得不结束眺望。虽然千山已经浓绿,但还未到秋天。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内心中的瘦弱和孤寂,他在月光下瘦弱的身影是否有人能看到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的美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诗中运用了意境的手法,将清梦、古香、箫声等元素融入其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高处的花朵与风骤相连,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动景象。诗中的客路羁情和阑干晚色先收,表达了旅客的离别之情和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则以问句的形式,增强了读者对作者内心瘦弱和孤寂的共鸣,给人以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吴文英独特的诗词才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拼音读音参考

xī jiāng yuè dēng péng lái gé kàn guì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qīng mèng zhòng yóu tiān shàng, gǔ xiāng chuī xià yún tóu.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
xiāo shēng sān shí liù gōng chóu.
箫声三十六宫愁。
gāo chù huā jīng fēng zhòu.
高处花惊风骤。
kè lù jī qíng bù duàn, lán gān wǎn sè xiān shōu.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
qiān shān nóng lǜ wèi chéng qiū.
千山浓绿未成秋。
shuí jiàn yuè zhōng rén shòu.
谁见月中人瘦。


相关内容11:

倒犯(夹钟商赠黄复庵)

沁园春(次韵侄演自遣)

鹧鸪天(和黄虚谷石榴韵)

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

沁园春(辛丑岁自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念奴娇(山河)
    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
  • 烛影摇红(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
  • 西江月(寿王之朝)
    华冑眼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儿孙玉雪满庭帏。家庆人间难比。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举杯......
  • 谒金门(和勿斋韵)
    鸡唱晚。斜照西窗白暖。一沈午酲幽梦远。素衾春絮软。紫燕红楼歌断。锦瑟华年一箭。偷果风流输曼......
  • 八宝妆(秋宵有感)
    望远秋平。初过雨、微茫水满烟汀。乱DB45疏柳,犹带数点残萤。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
  • 念奴娇(献再一兄成室大任)
    轻衫短旆,几年来、游遍江南江北。扰扰浮生争富贵,金碧楼台满目。厦屋千间,夜床八尺,此理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