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道情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06

道情偈

唐代  贯休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道情偈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道情偈翻译及注释

《道情偈》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木也有自己的本性,与我将永远不分离。
如果我能像草木一样,修道就没有什么时候和季节的限制。
世人不明白修道之道,却对修道者感到愤怒。
悲叹这些人,他们不能珍惜宝山的宝藏。

诗意:
诗人在这首诗中探讨了修道的本质和世人对修道者的误解。他通过比喻草木的本性来表达修道者和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草木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和特性,但它们不会离开自然的本源。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草木一样,随时随地修道,不受世俗的限制和束缚。然而,他觉得世人不了解修道的真谛,对修道者持有嫉妒和反感的态度。诗人以此来悲叹那些不能理解并珍惜修道之道的人们。

赏析:
《道情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的向往和对世人的无奈。通过草木的比喻,诗人揭示出修道者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强调修道不应受到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诗人借此批评世人对修道者的不理解和反感,以及他们对宝山宝藏的无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思,追求自然与修道的和谐与均衡。通过对道情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修道的追求和对世人的关怀,使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反思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追逐功名利禄的价值观。这首诗尽管短小简练,但却能引发读者触动,让读者体会到修道之道的价值和意义。

道情偈拼音读音参考

dào qíng jì
道情偈

cǎo mù yì yǒu xìng, yǔ wǒ jiāng bù bié.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wǒ ruò shì cǎo mù, chéng dào wú shí jié.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shì rén bú huì dào, xiàng dào què chēn dào.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shāng jiē cǐ bèi rén, bǎo shān bù dé bǎo.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相关内容11:

上宋使君

奉同颜使君真卿送李侍御萼,赋得荻塘路

华山庆云见

善哉行

村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
    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
  •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
  • 远山
    天际云根破,寒山列翠回。幽人当立久,白鸟背飞来。瀑溅何州地,僧寻几峤苔。终须拂巾履,独去谢......
  • 对菊
    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
  • 渔父
    一叶一竿竹,眉须雪欲零。陆应无祖业,香必是伊腥。儿亦名鱼鹧,歌称我洞庭。回头深自愧,旧业近......
  • 睡起作
    长空秋雨歇,睡起觉精神。看水看山坐,无名无利身。偈吟诸祖意,茶碾去年春。此外谁相识,孤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