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史(三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莫璠
2025-07-26

读史(三首)

明代  莫璠  

赵宋世忠厚,养士三百年。
时危不负主,繄彼文状元。
勤王仗大义,擐甲相周旋。
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渊。
宁甘珠璧碎,不为瓦砾全。
碧血溅燕市,精光上烛天。
嗟嗟吾生晚,不得为执鞭。
手持竹如意,击碎空山巅。
魂兮渺何许,涕泗悲茫然。
¤

读史(三首)翻译及注释

《读史(三首)》是明代莫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赵宋世忠厚,
养士三百年。
时危不负主,
繄彼文状元。

勤王仗大义,
擐甲相周旋。
皇天不祚宋,
白日沉虞渊。

宁甘珠璧碎,
不为瓦砾全。
碧血溅燕市,
精光上烛天。

嗟嗟吾生晚,
不得为执鞭。
手持竹如意,
击碎空山巅。

魂兮渺何许,
涕泗悲茫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明代的历史和文化,表达了对宋朝的忠诚和对明代的失望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赵宋世代忠厚养士三百年的事实,赞扬了宋朝的治理和文化传统。

然后,诗人表达了他对明朝时局的看法。他说即使在时局危险的时候,忠臣也不会辜负君主的期望,就像那些文学才子一样,他们在困境中依然显露出才华和品德。

接着,诗人描述了勤王仗义的场景,形容忠臣们戴上盔甲,为了追求大义而奋斗,但最终他们的努力却未能得到皇天的庇佑,宋朝覆灭,白日沉没于虞渊之中,意味着灭亡的悲剧。

然后,诗人通过表述“宁甘珠璧碎,不为瓦砾全”,表达了忠臣们宁愿舍弃贵重的珍宝,也不愿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追求大义的决心。

接着,诗人以“碧血溅燕市,精光上烛天”来形容忠臣们的壮烈牺牲和无尽的精神光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他感慨自己生活晚景,未能有机会为国家出力,只能手持竹杖,在空山之巅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他对逝去的忠臣和辛酸历史的悲伤之情。

整首诗词以豪放激昂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忠臣的壮烈,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忧虑。莫璠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崇敬,并批判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读史(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sān shǒu
读史(三首)

zhào sòng shì zhōng hòu, yǎng shì sān bǎi nián.
赵宋世忠厚,养士三百年。
shí wēi bù fù zhǔ, yī bǐ wén zhuàng yuán.
时危不负主,繄彼文状元。
qín wáng zhàng dà yì, huàn jiǎ xiāng zhōu xuán.
勤王仗大义,擐甲相周旋。
huáng tiān bù zuò sòng, bái rì chén yú yuān.
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渊。
níng gān zhū bì suì, bù wéi wǎ lì quán.
宁甘珠璧碎,不为瓦砾全。
bì xuè jiàn yàn shì, jīng guāng shàng zhú tiān.
碧血溅燕市,精光上烛天。
jiē jiē wú shēng wǎn, bù dé wèi zhí biān.
嗟嗟吾生晚,不得为执鞭。
shǒu chí zhú rú yì, jī suì kōng shān diān.
手持竹如意,击碎空山巅。
hún xī miǎo hé xǔ, tì sì bēi máng rán.
魂兮渺何许,涕泗悲茫然。
¤


相关内容11:

过田州故城(即唐朔方军也)

云中两烈妇

无题

游吉祥寺

题雪猎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缺题
    墓头古树号秋风,墓底幽人万虑空。独有诗魂消不得,夜深来访竹溪翁。...
  • 同寅章德懋黄仲昭庄孔易以言事去职为之太息
    悠悠往事不堪论,默默穷愁泪暗吞。敢向明时伤远谪,独怜壮志付空言。楚人但识湘闾去,汉室谁知汲......
  •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二首)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炳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凉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荷池涨莫知,松檐溜......
  • 晓过横塘
    半幅蒲帆九里汀,石湖秋水接天青。舟人指点蘼芜外,一带青山是洞庭。...
  • 春日旅怀
    别后犹飘泊,春来倍叹嗟。花开今日少,人忆故园赊。细雨连山暝,清溪入郭斜。慈闱在何处,欲望暮......
  • 送汇木庵归姑苏
    几年漫浪阖闾城,与子追游杖屦轻。烟草鹿台寻古迹,水云鸥渚结闲盟。江山已入韦郎句,齿发徒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