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树中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7-24

树中草

唐代  张祜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树中草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树中草翻译及注释

《树中草》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树中的草来表达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观察到树下的青草,它们生长在树的庇护下,看似安全稳定,但实际上也存在着生命的脆弱和危险。草虽然依附在树根上,却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枯死。诗人通过这种景象,暗喻人世间的事物和命运的无常。草的生死荣枯,象征着人的兴衰和命运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一个微小的自然现象,诗人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变化的真实性。青草托根非不危,表达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质和内在的危险性。草生树却死,突出了人世间的反常现象和人事无常的真理。

这首诗词虽然只有四句,但通过简练的表达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同时,这首诗词也揭示了人类力量的相对脆弱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变化和挑战。

总之,张祜的《树中草》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化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树中草拼音读音参考

shù zhōng cǎo
树中草

qīng qīng shù zhōng cǎo, tuō gēn fēi bù wēi.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cǎo shēng shù què sǐ, róng kū jūn kě zhī.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相关内容11:

过南邻花园

戏唐仁烈(一作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

首阳竹

早春钱塘湖晚眺

王家五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答杨尚书
    未向燕台逢厚礼,幸因社会接馀欢。一鱼吃了终无愧,鹍化为鹏也不难。...
  • 洛中感事
    洛城今古足繁华,最恨乔家似石家。行到窈娘身没处,水边愁见亚枝花。...
  • 伤迁客殁南中
    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远地身狼狈,穷途事果然。白须才过海,丹旐却归船。肠断相逢路,新来客......
  • 夕次竟陵
    南风吹五两,日暮竟陵城。肠断巴江月,夜蝉何处声。...
  • 题南陵隐静寺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更怜飞一锡,天外与......
  • 夕次桐庐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