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留题郡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6

留题郡斋

唐代  白居易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
春为醉眠多闭閤,秋因晴望暂褰帷。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留题郡斋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留题郡斋翻译及注释

《留题郡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吟山歌,赞美大山;
吟水歌,歌颂流水;
嘲风月,嘲笑风月;
这就是官满三年时的生活。

春天因为愉快的沉醉而多闭门不出;
秋天因为晴朗的天气而暂时拉开帷幕。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改变了风俗;
只有化州的百姓解放地吟咏诗歌。

诗意:
《留题郡斋》描绘了白居易在化州郡斋中度过三年官任的生活。他描述了自己吟咏山川、歌颂流水的情景,嘲笑风月的变幻。在春天,他因为心醉于山水之间,很少外出;而秋天,当天空晴朗时,他会暂时打开窗帘,享受秋日的美景。白居易认为自己的官职并没有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唯一改变的是当地人民对诗歌的热爱和解咏。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诗歌的热爱,同时也点出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批判。

赏析:
《留题郡斋》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的向往。诗中的山、水、风、月等自然元素,以及诗人自省和对现实的观察,都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以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的"吟山歌水"和"嘲风月"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歌颂和欣赏,也暗示了他对官场风云和人事变幻的嘲讽和不屑。春天和秋天的描写,则分别展示了诗人不同季节的心境和态度,春天因为醉眠而多闭门不出,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秋天因为晴望而暂时褰帷,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的心境和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对比,传达了对自由和诗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首诗词在艺术上融合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思考价值。

留题郡斋拼音读音参考

liú tí jùn zhāi
留题郡斋

yín shān gē shuǐ cháo fēng yuè, biàn shì sān nián guān mǎn shí.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
chūn wèi zuì mián duō bì gé,
春为醉眠多闭閤,
qiū yīn qíng wàng zàn qiān wéi.
秋因晴望暂褰帷。
gèng wú yī shì yí fēng sú, wéi huà zhōu mín jiě yǒng shī.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相关内容11: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重题(一作重题别遗爱草堂)

宿杜曲花下

江上对酒二首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集贤刘学士早朝作
    吟君昨日早朝诗,金御炉前唤仗时。烟吐白龙头宛转,扇开青雉尾参差。暂留春殿多称屈,合入纶闱即......
  • 中书夜直梦忠州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禁钟惊睡觉,唯不上......
  • 早春晚归
    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
  • 题喷玉泉(泉在寿安山下高百馀尺直泻潭中)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练垂青嶂上,珠泻绿盆中。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风。何时此岩下,来作濯......
  •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漆匣镜明头尽白,铜瓶水冷齿先知。光阴纵惜留难住,官职虽荣得......
  • 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
    殷勤江郡守,怅望掖垣郎。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事随心未得,名与道相妨。若不休官去,人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