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悯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邓深
2025-09-06

悯松

宋代  邓深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
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悯松翻译及注释

《悯松》是宋代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借毛锥千字力,
曲留髯叟百年身。
未能晦迹终难保,
樗栎林间是散人。

诗意: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和对散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松树的形象,借以抒发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松树的景仰之情。诗的开头,“谁借毛锥千字力”,以此形容松针的坚韧和锐利,表达了松树生命力的顽强与持久。接着,“曲留髯叟百年身”,描绘了一位长须白发的老人,象征着松树的悠久历史和长寿。诗人通过这两句,将松树与长寿、坚韧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松树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散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诗人通过将松树置于“樗栎林间”,暗示了自己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心愿。松树作为散人的象征,与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相呼应。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松树的形象,通过松树的坚韧、长寿和自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既有对松树的歌颂,又折射出诗人内心对自由、独立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悯松拼音读音参考

mǐn sōng
悯松

shuí jiè máo zhuī qiān zì lì, qū liú rán sǒu bǎi nián shēn.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
wèi néng huì jī zhōng nán bǎo, chū lì lín jiān shì sǎn rén.
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相关内容11:

和郑府判秋闱行

村童

晚春

问渊明菊

解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十四兄灵岩偶作
    松关开野寺,山色净藜床。战局谁争胜,夸声或大当。有人观物静,得句满囊香。鸥鹭盟犹在,闲中作......
  • 耕甫归书约信二字为别二首
    实之谓信,言巽行果。言有不实,自丧厥我。谁其掩之,不善已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丁卯九月十夜观月
    草露团团夜气浓,一天明月半弯弓。光涵万顷澄秋霁,影落千山接翠空。毫发不迷孤照处,胆肝尽露广......
  • 道中戏成
    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赵样与儿嬉。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夸几个奇。...
  • 偶成
    喜脱京尘理棹行,归心伫立望危樯。得风甚饱秋帆腹,顷刻回头失富阳。...
  • 玉壶即事
    雨过条风著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