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9-12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

宋代  吴潜  

牛背牵来一牧儿,要从古道去扬辉。
莫学当年只履客,无人秋采却西归。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翻译及注释

诗词:《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

【中文译文】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
牛背牵来一牧儿,要从古道去扬辉。
莫学当年只履客,无人秋采却西归。

【诗意与赏析】
这首宋代的诗词《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表达了一种对佛教寺院的赞美和思考。

诗人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向藏经主持稽首,称颂各座山峰都有保护明法的小小寺庙诞生。这里的“保明出世”既可以理解为佛法的传世,也可以理解为修行者在寺庙中的修行过程,通过守护佛法,使智慧得到展现。

接下来,诗人以寓言的方式描述了一位牧童牵牛背上,要从古老的道路上扬名立万。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卓越的人、事物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修行的艰辛和需要坚持的精神。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只局限于过去的经验和固定的角色。他强调不要仅仅做个旅行者,而是应该秋天采摘智慧果实,向西方归去,即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里的“无人秋采”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能够完全领悟佛法的深意,需要不断地追求和学习。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寺院的赞美,同时通过牧童和归去的意象,隐喻了修行者的追求和努力,并呼唤读者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拼音读音参考

yīn cáng zhǔ chí cǐ qǐ shǒu zhū shān rú yǒu xiǎo xiǎo sì yuàn bǎo míng chū shì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

niú bèi qiān lái yī mù ér, yào cóng gǔ dào qù yáng huī.
牛背牵来一牧儿,要从古道去扬辉。
mò xué dāng nián zhǐ lǚ kè, wú rén qiū cǎi què xī guī.
莫学当年只履客,无人秋采却西归。


相关内容11:

三用出郊韵三首

浣溪沙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

清平乐

丁丑同蒋力父东归至城诗以别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朱典卿履常上舍西上
    天庠教育总英游,文行惟君擅两优。玉润珠明盈咳唾,兰薰雪白见操修。老天不错须开眼,朱吏相逢定......
  • 出郊偶赋
    聊驱小队出郊圻,天遣凉风却午曦。雨脚似披千疋练,山容如障数层帷。并岸低畴苗颔长,近坡高陇稻......
  • 开庆元年二儿自白水之江陵间作数语送行且劝
    举家出三峡,去乡二千里。卜筑罄囊资,苟全留白水。诛茅炊赤稻,{左禾右夷}稗日嵌齿。芥根主鼎实......
  • 红蛛
    空里游丝十丈长,直垂一颗绛纱囊。侬无喜事何须尔,往报槐花举子忙。...
  •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鹊绊晴丝柳絮乾,金沙玉李斗开颜。此时此景此中意,付与仙翁一饷閒。...
  • 送林元质彬之西上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岭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