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诗意和翻译_近代诗人陈三立
2025-09-10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近代  陈三立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翻译及注释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这一串串红艳的花蕾初次绽放,仿佛仍保留着植梅者的初心。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每年都会看到满眼盛开的花朵,这是湖海主人归来的昭示。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眺望栏杆,迷失在前方的美景中,微风中弥漫的花香写下了孤独的哀愁。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灵魂寻觅在月下,应该伴随着无数次的往返。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的美丽为主题,通过表现梅花的初次绽放和岁月更迭中的归来,传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红艳的花蕾象征着生命的新生,而植梅者的初心则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坚持。每年的盛开都是湖海主人归来的象征,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作者站在栏杆前,迷失在美景中,感受着花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哀愁之情。最后,作者将灵魂寻觅在月下,以表达对梅花之美的追逐和追忆,将梅花的美丽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赋予了诗词更深层次的意义。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梅花的高洁和坚韧,以及作者对美和生命的热爱。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让人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拼音读音参考

zhēng yuè shí qī rì tàn méi yú yuán gǎn shì chéng yǒng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hóng yàn lěi chū tāi, yī rán shǒu zhí méi.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nián nián huā mǎn yǎn, hú hǎi yī guī lái.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lán dùn mí qián shǎng, fēng xiāng xiě dú āi.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hún xī xún yuè xià, yīng bàn rào qiān huí.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相关内容11:

木兰花慢 为张詹事寿

赠汪社耆

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

满庭芳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九

感皇恩 下晋州卧病中,谢故人相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京师归别业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遥遥千里途,岂复念......
  • 寄南台掾朱自明时初复役
    世祖行台列俊贤,掾郎家世本儒先。一时人物青云上,十道风霜白昼前。最爱群公交荐日,正逢天子中......
  • 初春携家青溪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返复探数历,昭朗披......
  • 木兰花慢 望郝奉使墓
    洒西风老泪,又马上,望郎山。对红露秋香,芙蓉城阙,依旧雄藩。碧云故人何在,忆扶摇、九万看鹏......
  • 水调歌头 寿王子寿,时年八十三
    汾流*余润,霜菊满秋香。酿成一堂和气,来荐老人觞。七十人生稀有,况复年逾八十,饮啖日康强。......
  • 次和答蒿叟三首
    窅然燕处忘天下,不放笳声落几筵。寇盗连群犹过隙,诗书定命欲疑年。寻秋画【缺一字】围花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