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散愁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伯仁
2025-07-24

散愁四首

宋代  宋伯仁  

清贫如水尽无妨,只愿伊周立庙堂。
扶起太平千载脉,且随农父乐耕桑。

散愁四首翻译及注释

《散愁四首》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散愁四首

清贫如水尽无妨,
只愿伊周立庙堂。
扶起太平千载脉,
且随农父乐耕桑。

译文:
纯净的贫穷如水般流淌,毫不妨碍,
只希望伊周(指统治者)能够建立庙堂。
助长太平千年的动脉,
暂时跟随农父快乐地耕种桑田。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社会太平繁荣的向往。作者认为贫穷并不妨碍他心灵的纯净和追求太平的愿望。他期望统治者能够以仁政来治理国家,建立稳定繁荣的社会,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赏析:
《散愁四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期望和对清贫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运用了水的比喻,将清贫形容为水一样自然流淌,没有任何妨碍。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伊周立庙堂,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期望。伊周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贤君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以仁政治国,开创了太平盛世。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像周文武王一样,以仁政来治理国家,为百姓创造太平繁荣的社会。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的扶起太平和随农父乐耕桑,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太平的期望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作者希望太平能够长久存在,成为社会的脉络和动力,而自己则愿意和农民一起快乐地耕种桑田,享受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社会的向往和对清贫生活的宽容态度,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抒发了对社会的期望,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启示意义。

散愁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sàn chóu sì shǒu
散愁四首

qīng pín rú shuǐ jǐn wú fáng, zhǐ yuàn yī zhōu lì miào táng.
清贫如水尽无妨,只愿伊周立庙堂。
fú qǐ tài píng qiān zǎi mài, qiě suí nóng fù lè gēng sāng.
扶起太平千载脉,且随农父乐耕桑。


相关内容11:

缘识

逍遥咏

简如皋赵买盐

缘识

春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丁家村
    不满十来家,门闾半以柴。日烘兰入鼻,风掠草侵鞋。土酒融春兴,行歌放客怀。何须高买屋,一一近......
  • 缘识
    三春二月一样同,翠柳峨峨解舞风。池水湛然经雨后,桃花始觉半开红。半开红,丽天辉,新燕未归莺......
  • 雪后
    暖地难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鸟故园声。秋乐从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将身与世,浑似柳......
  • 逍遥咏
    谁人信我说,我说亦非常。苦行分明乐,缘深解即忙。乘持如似梦,慕道得清凉。影响随声应,玄门可......
  • 缘识
    每逢清夜坐更深,白日忙忙各是情。南北东西谁定准,无穷天地始知名。...
  • 嘲燕
    年来乳燕亦堪羞,不学杨花得自由。飞过几家门户去,直须寻见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