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7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

宋代  司马光  

古木夏阴薄,萧萧蠹叶微。
岂无绿树深,爱此风烟姿。
高僧此休息,肩倚瘦筇枝。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翻译及注释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木夏天的阴凉薄,树叶萧萧微微腐朽。难道没有郁郁葱葱的绿树,我喜爱这风和烟雾的景色。高僧在这里休息,肩膀靠在瘦弱的竹杖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色,以及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古木的阴凉虽然薄弱,但仍能给人一丝凉爽。树叶的微微腐朽,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然而,作者并不因此感到悲伤,而是欣赏这风和烟雾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位高僧在这里休息,以及他瘦弱的身躯倚靠在竹杖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热爱。古木的阴凉和腐朽的树叶,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但作者并不因此感到悲伤,而是从中感受到一种淡然和宁静。他欣赏风和烟雾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位高僧在这里休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暗示了修行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拼音读音参考

hé duān shì shí tí gǔ mù yīn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

gǔ mù xià yīn báo, xiāo xiāo dù yè wēi.
古木夏阴薄,萧萧蠹叶微。
qǐ wú lǜ shù shēn, ài cǐ fēng yān zī.
岂无绿树深,爱此风烟姿。
gāo sēng cǐ xiū xī, jiān yǐ shòu qióng zhī.
高僧此休息,肩倚瘦筇枝。


相关内容11:

再和尧夫年老逢春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

和子华喜潞公入觐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又寄
    心目悠悠农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 孟尝君歌
    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
  • 送田校理知晋州
    铨筦萃贤豪,夫群主剧曹。长才沛余裕,众论蔚推高。逮此分符贵,知无顿刃劳。公卿如有缺,不独赐......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碧楼
    烟瓦叠琉璃,危楼半空倚。歌钟奉高宴,声来碧云里。日暮天四垂,黯澹如秋水。...
  • 古松
    摧颓岩壑间,磊落得天顽。香叶低渐水,余根倒挂山。白猿窥子落,黄鹤认巢还。不久应为石,莓苔旧......
  •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