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席上赋得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10

席上赋得榛

宋代  司马光  

微物生山泽,萧条荆棘邻。
何人掇秋实,此日待嘉宾。
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

席上赋得榛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席上赋得榛翻译及注释

《席上赋得榛》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微小的榛子生长在山野和湖泽之间,
荒凉之地荆棘丛生,与之相邻。
有谁采摘这秋天的果实,
今天正等待着贵宾的到来。
虽然没有木桃作为礼物,
却将这份深情寄托于此。

诗意:
这首诗词以榛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的赞美和思考。榛子生长在荒凉的地方,与荆棘相邻,但它依然能够孕育出美味的果实。作者通过榛子,表达了对微物生命力的敬佩和对平凡事物的关注。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待嘉宾的期待和对亲人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榛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通过对微物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榛子象征着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它们虽然平凡,却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和价值。作者通过对榛子的赞美,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关注和珍视。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待嘉宾的期待,这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虽然没有贵重的礼物,但作者将自己的深情寄托于榛子之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微物和人情的关注,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情感的敏感和细腻。通过对微物的描绘和对待嘉宾的期待,诗词传递了一种平凡事物中蕴含着美好和真挚情感的主题,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席上赋得榛拼音读音参考

xí shàng fù dé zhēn
席上赋得榛

wēi wù shēng shān zé, xiāo tiáo jīng jí lín.
微物生山泽,萧条荆棘邻。
hé rén duō qiū shí, cǐ rì dài jiā bīn.
何人掇秋实,此日待嘉宾。
suī wú mù táo zèng, tóu cǐ jì qíng qīn.
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


相关内容11:

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送冷金笺与兴宗

二月中旬虑问过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钓鱼有感
    垂竿临晓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磎老,曾垂绿......
  • 和国子夏主簿李花
    儒宫岑寂觉春闲,仙李繁花重压栏。碎锦不飞蒙树合,素云欹亚举枝难。能诗此日当推谢,捧赐他年足......
  • 秋夕不寐呈谏长乐道龙图
    雨气和灯晕,霜寒入漏声。疏篱过萤影,腐叶掩虫鸣。兵壑达初愿,簪裾徇外荣。丹心终夜苦,折发诘......
  •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
    月华秋色两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
  • 病中子骏见招不往兼呈正叔尧夫
    衰朽拙自将,蕴积成中病。掩扉臣小榻,安养惟便静。遥知良友集,郁若荀陈盛。献酬屏浮节,简率任......
  • 独乐园七题·弄不轩
    吾爱杜牧之,气调本高逸。结亭侵水际,挥弄消永日。洗砚可抄诗,泛觞宜促膝。莫取濯冠缨,区尘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