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宋代  梅尧臣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翻译及注释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次逆着龙鳞司谏而言,又驾着旗帜前往阴山。
貂裘衣服看不出风霜的坚韧,只有雁碛远远知晓路途的艰辛。
冰冷的肉块和苦辣的芥齑并不是楚国的味道,珍贵的玉米和茁壮的兰花才能畅谈燕国的风采。
单于(匈奴的首领)不敢轻视中国,名马以新的骚动归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梅尧臣送马仲途司谏使北归的情景。马仲途是宋代时期的一位高级官员,他在朝廷中反对不合理的政策,为人民诤言直谏。梅尧臣赞扬了他的勇敢和忠诚,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马仲途司谏使北归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首先,诗中提到马仲途每次逆着龙鳞司谏而言,意味着他敢于与权势相对抗,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持旄节使阴山,则表达了他驾驭权力、前往北方的决心和使命感。

接着,诗中提到马仲途身上的貂裘看不出风霜劲,说明他身上的衣物虽然不见磨损,但却隐藏着他坚韧不拔的品质。雁碛遥知道路艰,表达了他在北方艰难的行程,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马仲途的赞美。冰脍、芥齑是楚国的特产,而玉苕、兰茁则是燕国的特色,这里用来比喻马仲途的品质和才能,强调他的卓越和优秀。

最后,诗中提到单于(匈奴的首领)不敢轻视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这句话意味着马仲途的骚动和影响力,使得匈奴的首领敬重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表示马仲途所骑乘的名马也因此归还。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马仲途的赞美和敬意,赞颂了他的忠诚和正直,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支持和认可。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食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深度,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mǎ zhòng tú sī jiàn shǐ běi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měi nì lóng lín sī jiàn zhēng, yòu chí máo jié shǐ yīn shān.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diāo qiú bú jiàn fēng shuāng jìn, yàn qì yáo zhī dào lù jiān.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bīng kuài jiè jī fēi chǔ wèi, yù sháo lán zhuó shuō yàn yán.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chán yú bù gǎn qīng zhōng guó, míng mǎ xīn diào wèi sòng hái.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相关内容11:

鸡冠花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伤骥
    驽骥同一輈,迟速能几里。当其被问时,举策数耳耳。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空传八骏名,未遇穆......
  • 依韵和表臣见赠
    中间会与别,不啻二十年。向来君之官,我必赠以篇。今过临淮郡,惠好情联联。访我车骑都,宴我莺......
  • 李审言将归河阳值雪遗金波酒
    朔吹卷天吼,远郊无鸟飞。忽惊门户白,昨夜打窗微。闾巷我方懒,关山君独归。翻能寄醇酎,为此解......
  • 逢羊
    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既肥当用烹,从羝羝......
  • 灵树铺夕梦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殁仍忧我身,使存心......
  •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