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阆山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0

阆山歌

唐代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山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阆山歌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阆州城东灵山白,
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
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
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
应结茅斋看青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杜甫对阆州城周边景色的描写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灵山和玉台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中还借助松浮欲尽而云不尽的景象,以及江水摇动将崩而石头仍然未崩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诗人认为,根本不需要神灵的干涉,这些自然造物就已经具备了和嵩华(又称嵩山,是中国五岳山之一)媲美的气势。诗人还提到中原格斗(指武力斗争)未能结束,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关切。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应该回到茅斋(简陋的草庐)里沉思,观察青壁(指山壁)上神秘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纯粹的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阆州城东的灵山和北的玉台所呈现的壮丽景色。通过描绘山林和云雾,以及江水和崩裂的巨石,表达了自然界的雄伟和震撼力量。在此基础上,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本身已经具备了神圣和嵩华山相媲美的气势。与此同时,诗人又以中原格斗未归为背景,暗示了社会动荡和混乱的局势,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最后,诗人希望通过回到简朴的茅斋静心观察山壁上的景象,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启示。整首诗意境宏大,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阆山歌拼音读音参考

láng shān gē
阆山歌

láng zhōu chéng dōng líng shān bái, láng zhōu chéng běi yù tái bì.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sōng fú yù jǐn bù jìn yún,
松浮欲尽不尽云,
jiāng dòng jiāng bēng wèi bēng shí.
江动将崩未崩石。
nǎ zhī gēn wú guǐ shén huì, yǐ jué qì yǔ sōng huá dí.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zhōng yuán gé dòu qiě wèi guī, yīng jié máo zhāi kàn qīng bì.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相关内容11: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均)

雨四首

客居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光禄坂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贺兰铦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
  •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
  •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
  • 耳聋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黄落惊山树,呼儿问......
  • 赠苏四徯
    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戎马日衰息,乘舆安九重。有才何栖栖,将老委......
  • 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欧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