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乐天鹦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15

和乐天鹦鹉

唐代  刘禹锡  

边疆  地名  民族  组诗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
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
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
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

和乐天鹦鹉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乐天鹦鹉翻译及注释

《和乐天鹦鹉》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养在室内的鹦鹉,表现了鹦鹉的聪明和颜色的美丽。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乐天鹦鹉》中文译文:
养来鹦鹉觜初红,
适合住在朱楼绣户中。
经常学着人们的叫声,
特别能认主人,情感通达。
它敛起羽毛睡眠难以解脱白昼的长时间,
展开翅膀时愁闷希望见到风。
谁使它有聪明的头脑和美丽的颜色,
所以必须在深深的笼子里安放。

诗意和赏析:
《和乐天鹦鹉》以鹦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鹦鹉聪明和颜色美丽的赞赏。整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鹦鹉的形象,展现了鹦鹉的独特魅力。

诗人通过描述鹦鹉觜红和活泼机敏的行为,表现出鹦鹉聪明和灵性的特点。鹦鹉学着人们的叫声,甚至能认主人,展现出鹦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对情感的敏感度。然而,诗人也透露出鹦鹉在笼中的无奈和思乡之情,暗示了它们丧失了自由。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鹦鹉主人的敬意和要对它们进行善待的呼吁。鹦鹉之所以有聪明的头脑和漂亮的颜色,是因为它们受人类的喜欢和保护。而为了相应这份喜爱,我们应该给予它们合适的生活环境和养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儿童般的纯真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通过描述鹦鹉的形象,表达出对聪明和美丽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鹦鹉在人类控制下的境遇。

和乐天鹦鹉拼音读音参考

hé lè tiān yīng wǔ
和乐天鹦鹉

yǎng lái yīng wǔ zī chū hóng, yí zài zhū lóu xiù hù zhōng.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
pín xué huàn rén yuán xìng huì,
频学唤人缘性慧,
piān néng shí zhǔ wéi qíng tōng.
偏能识主为情通。
liǎn máo shuì zú nán xiāo rì, duǒ chì chóu shí yuàn jiàn fēng.
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
shuí qiǎn cōng míng hǎo yán sè, shì xū ān zhì rù shēn lóng.
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


相关内容11: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

省试风光草际浮

海阳湖别浩初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
  •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飞鸣天上路,镇压海西门。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时来诚不让,归去每......
  •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
  •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
  • 赋得竹箭有筠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
  • 天马辞二首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躞蹀宛驹齿未齐,摐金喷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