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呈沈同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白玉蟾
2025-07-20

呈沈同知

宋代  白玉蟾  

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
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
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
岸头笑与黄冠语,为问东林沈在乎。

呈沈同知翻译及注释

《呈沈同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面俱江一面湖,
古今画作水晶图。
门临车马红尘道,
身在冰霜碧玉壶。
何道两山俱翠紫,
霅苕二水合清污。
岸头笑与黄冠语,
为问东林沈在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秀美的地方,周围环绕着三面的江河和一面的湖泊。这个地方的美景可以媲美古今的绘画水晶图。诗人的住所面临着车马红尘的道路,但他自己却宛如身在冰霜和碧玉壶中,与尘世相隔绝。诗人称赞了这里的两座山峰都呈现翠紫之色,两条河流也交汇在这里,清澈而不受污染。在岸边,诗人和黄冠(可能指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相谈笑语,他想知道东林(指东林书院,一所以儒学为主的学院)的沈先生是否也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心境,展示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对俗世纷扰的远离之情。诗中的"三面俱江一面湖"描述了这个地方被水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古今画作水晶图"表示这里的美景可以媲美绘画中的水晶图,形容其景色之美。"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表达了诗人将自己与尘世隔绝开来的心境,他置身于冰霜和碧玉之中,远离红尘的喧嚣。"两山俱翠紫"和"霅苕二水合清污"描绘了山川的美丽和河水的清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与知识渊博的人交谈,并询问东林书院的沈先生是否也在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静之地和知识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己与尘世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之情。整首诗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宁静与清新的氛围,并引发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

呈沈同知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shěn tóng zhī
呈沈同知

sān miàn jù jiāng yī miàn hú, gǔ jīn huà zuò shuǐ jīng tú.
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
mén lín chē mǎ hóng chén dào, shēn zài bīng shuāng bì yù hú.
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
hé dào liǎng shān jù cuì zǐ, zhà sháo èr shuǐ hé qīng wū.
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
àn tóu xiào yǔ huáng guān yǔ, wèi wèn dōng lín shěn zài hu.
岸头笑与黄冠语,为问东林沈在乎。


相关内容11:

病中偶书二首

送胡武平出守吴兴

和邱提刑闻新雁寄贾度支

燕岩行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
    风日朝来好,园林雨后清。游鱼知水乐,戏蝶见春晴。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观民聊自适,不用管......
  • 玉艳亭即事五首
    黄鸟新声变,青山霁色妍。预为寒食地,晴放海棠天。...
  • 洞庭庙
    樯乌啼罢纸灰飞,神去神来人不知。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
  • 福州堂下小栏花卉多是手栽今已繁盛因赏花有
    爱花尽日傍花台,点检当年手自栽。前事已随朝暮变,旧华空见浅深开。山禽忽下还飞去,溪雨才收又......
  • 赠陈孔目
    制锦堂前万事闲,掉头来入武夷山。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 发箧得亡友书札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旧情留纸札,永恨入丘坟。世味薄於水,生涯空似云。抚孤无力及,流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