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2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宋代  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翻译及注释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溪亭新雨余,
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
鱼行白石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园亭的景象,描述了溪亭中新雨刚过后的余香,以及秋色在溪水中明亮而闪烁的景象。夕阳西下时,鸟儿飞过,鱼儿游弋在白色的石头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园亭中的景色和自然景观。苏辙通过描写雨后的溪亭,展现了秋日的清新和明亮。诗中的溪水光亮明滟,使人感受到秋日阳光下的宁静和美丽。鸟儿飞过夕阳,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而鱼儿在白石上游弋,更加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宁静。

苏辙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园亭景象。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新雨余香和明亮的秋色相互映衬,展现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鸟儿飞过夕阳和鱼儿在白石上游弋,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约、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景色的园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秋日的宁静和和谐之美,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qí shí bā xī guāng tíng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xī tíng xīn yǔ yú, qiū sè míng huàng yàng.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niǎo dù xī yáng zhōng, yú xíng bái shí shàng.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相关内容11: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乘小舟出筠江二首

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七十三岁作
    一生有志恨无才,久尔萧萧白发催。力学当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应回。旧人化去浑无几,新障重生拨......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五绝句二首之一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 和王定国寄刘贡父
    度岭当年惜远行,过淮今日似前生。留连秋思江侵海,摇荡春心花满城。欲寄尺书慵把笔,偶闻佳句独......
  • 题旧锺馗
    济南书记今白须,岁节锺馗旧录襦。举手托天欣见雪,破鞋踏冻可怜渠。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
  •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二诅楚文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鬼非东诸侯,岂信辩......
  • 许州留别顿主簿
    洛寺相従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箪连床夜雨喧。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