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高璩
2025-09-10

唐代  高璩  

生活  思想  品质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句作者简介

高璩(qú)(?-865年),字莹之,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曾短暂任宰相,为期两个月。高璩是北齐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尽管高家并未因此而显贵,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为朝廷名臣。高璩在唐宣宗年间的849年中进士,后在地方上任幕僚。高璩的传并未记载他在哪年中进士,但崔彦昭的传记载崔彦昭、高璩和赵隐在同一年中进士,且指出崔彦昭是在849年中的进士。宣宗年间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尽管当时翰林学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却被提拔为谏议大夫。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高璩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两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谥。但因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来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邺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剌”的恶谥。

句翻译及注释

《句》

公斋一到人非旧,
诗板重寻墨尚新。

【中文译文】
公斋一到人已不同,
诗板再找墨仍然新。

【诗意】
这首诗以公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公斋表示作者来到这个地方,意味着环境和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从前。诗人在这个新环境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诗板和墨水,诠释了他思考和创作的心境。整首诗以句号结尾,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变化的认知和对于未来的希冀。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两个简练的句子,展现了作者面对变化时的平静和开放的态度。公斋作为一个新的地方,代表了现实生活的变化,人也都不是从前的人了。诗人意识到这一点,但并没有感到痛苦和沮丧,而是淡然接受,并继续追求自己的诗歌创作。诗人重新找到诗板和墨水,虽然墨水是新的,但意味着诗人仍然怀揣着对于创作的热情和追求新鲜艺术的态度。整首诗简短而富有诗意,诗人借助公斋和诗板墨水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于现实变化的认知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句拼音读音参考


gōng zhāi yí dào rén fēi jiù, shī bǎn zhòng xún mò shàng xīn.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相关内容11:

不可见

老僧

晓井

入关

风人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文宗陵
    千年尧舜心,心成身已殁。始随苍梧云,不返苍龙阙。宫女衣不香,黄金赐白发。留此奉天下,所以无......
  • 园居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钓下鱼初食,船移鸭暂喧。橘寒才弄色,须带早......
  • 游中梁山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
  • 句
    惟有高州是当家。(《玉泉子》云:湘从兄中书舍人湜与路相岩亲善,而湘厚刘相瞻,岩既逐瞻,除不......
  • 题友人屋
    松底诗人宅,闲门远岫孤。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竹节偶相对,鸟名多自呼。爱君真静者,欲去又......
  • 献淮南师(一作献李仆射)
    鸡树烟含瑞气凝,凤池波待玉山澄。国人久倚东关望,拟筑沙堤到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