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哭崔二十四常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9

哭崔二十四常侍

唐代  白居易  

貂冠初别九重门,马鬣新封四尺坟。
薤露歌词非白雪,旌铭官爵是浮云。
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

哭崔二十四常侍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哭崔二十四常侍翻译及注释

《哭崔二十四常侍》

貂冠初别九重门,
马鬣新封四尺坟。
薤露歌词非白雪,
旌铭官爵是浮云。

伯伦每置随身锸,
元亮先为自祭文。
莫道高风无继者,
一千年内有崔君。

中文译文:

貂冠初次离开九重宫门,
骏马鬣毛刚刚被安放在四尺高的坟墓上。
薤草上的露水不如白雪,
墓碑上的官爵名号只是浮云。

伯伦常年带着重锸,
元亮先为自己写祭文。
不要说高风无继者,
在这千年间有崔君这样的人存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了纪念唐朝时的著名宰相崔伯伦和韩元亮而写的。他们都是当时的贤臣,尽职尽忠。诗中表达了对崔伯伦和韩元亮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诗人通过描写崔伯伦戴着重锸、韩元亮亲自为自己写祭文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生前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的形象。然而,诗人却提醒我们,地位和名号虽然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最终都是暂时的,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相比之下,像崔伯伦和韩元亮这样的高风亮节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怀念和传颂的。他们的价值在千年之后仍然存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崔伯伦和韩元亮的敬佩之情,并通过对地位和名号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真正的价值和传承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传统美德的赞扬和对功业的推崇,带给人们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思绪。

哭崔二十四常侍拼音读音参考

kū cuī èr shí sì cháng shì
哭崔二十四常侍

diāo guān chū bié jiǔ zhòng mén, mǎ liè xīn fēng sì chǐ fén.
貂冠初别九重门,马鬣新封四尺坟。
xiè lù gē cí fēi bái xuě,
薤露歌词非白雪,
jīng míng guān jué shì fú yún.
旌铭官爵是浮云。
bó lún měi zhì suí shēn chā, yuán liàng xiān wèi zì jì wén.
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mò dào gāo fēng wú jì zhě, yī qiān nián nèi yǒu cuī jūn.
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


相关内容11:

府酒五绝·谕妓

五凤楼晚望(六年八月十日作)

新秋喜凉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寄谢之

偶吟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李二十侍郎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
  • 且游
    手里一杯满,心中百事休。春应唯仰醉,老更不禁愁。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眼看筋力减,游得且......
  • 将归一绝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
  • 冬初酒熟二首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一瓮新醅酒,萍浮春......
  • 晚出寻人不遇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