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逍遥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太宗
2025-07-18

逍遥咏

宋代  宋太宗  

烘烘火色水中论,至宝须教鼎内存。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莫将容易夸言说,尽入虚无是我尊。
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

逍遥咏翻译及注释

《逍遥咏》是一首宋太宗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烘烘火色水中论,
火焰在水中熊熊燃烧,
至宝须教鼎内存。
真正的宝物应该珍藏在鼎中。
点化自然常在手,
点燃炉火自然而然地掌握在手中,
区分道理有玄门。
辨别事物的道理需要深奥的方法。
莫将容易夸言说,
不要轻易夸口说话,
尽入虚无是我尊。
全然投入虚无是我所追求的。
天动地神邪可畏,
天地运行的力量是神秘而可畏的,
丹能飞走似云奔。
炼制的丹药能够飞走,仿佛云彩奔驰。

诗意:
《逍遥咏》以玄妙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追求自在逍遥的境界。诗中提到火焰在水中燃烧,象征着自然界的奇妙和变化。真正的至宝应该被珍藏在鼎内,表示宝藏之物应当被妥善保存和掌握。点燃炉火,指的是掌握自然的法则和智慧,而这需要通过深奥的方法去理解和体悟。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夸口,而要追求超越虚无的境界。最后,诗中描绘了天地运行的力量和炼制丹药的神奇,表达了对于天地玄妙之道的敬畏和探索。

赏析:
《逍遥咏》通过运用象征手法,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火色水中,点化自然,以及区分道理等表达了对于自然法则和智慧的探索,呼应了宋代儒家思想中追求道德修养和人伦之道的理念。而莫将容易夸言说,尽入虚无等诗句则突出了超越物质、追求真理和精神境界的主题。诗的结尾,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以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天地运行法则和炼丹术的敬畏和神秘感,体现了人们对于追求超越和探索未知的渴望。

整首诗以意境深远、抽象而含蓄的方式,勾勒出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和超越的追求,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思考。

逍遥咏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yáo yǒng
逍遥咏

hōng hōng huǒ sè shuǐ zhōng lùn, zhì bǎo xū jiào dǐng nèi cún.
烘烘火色水中论,至宝须教鼎内存。
diǎn huà zì rán cháng zài shǒu, qū fēn dào lǐ yǒu xuán mén.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mò jiāng róng yì kuā yán shuō, jǐn rù xū wú shì wǒ zūn.
莫将容易夸言说,尽入虚无是我尊。
tiān dòng dì shén xié kě wèi, dān néng fēi zǒu shì yún bēn.
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


相关内容11:

贺元枢游先生除右相

客楼戏集唐人句

缘识

闻角

缘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缘识
    时流求法界,问取本真诠。了悟空皆寂,心明海月圆。...
  • 缘识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
  • 缘识
    非人口似泻汾河,此辈尘中有甚多。心恨貌恭无定止,舌夸端正乱乖讹。为官善政身荣禄,利剑休教石......
  • 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羽翼汉家了,忘形天地间。个中有真乐,奚必拘商山。...
  • 缘识
    月光红燄影参差,九衢丽景意蹰踟。车马往来殊无碍,几人相逐几人随。天河夜静色如银,半拥红街半......
  • 缘识
    四叙相迁亦可观,斜扉半掩半欹关。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树影临窗迷远思,渴禽恋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