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相思(闺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周邦彦
2025-09-07

长相思(闺怨)

宋代  周邦彦  

长相思  

马如飞。
归未归。
谁在河桥见别离。
修杨委地垂。
掩面啼。
人怎知。
桃李成阴莺哺儿。
闲行春尽时。

长相思(闺怨)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长相思(闺怨)翻译及注释

《长相思(闺怨)》是宋代文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如飞。归未归。
谁在河桥见别离。
修杨委地垂。掩面啼。
人怎知。桃李成阴莺哺儿。
闲行春尽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描绘了一个女子在临别时的离愁之感。诗中通过描写孤独的归途、悲伤的情绪以及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词开篇便以“马如飞。归未归。”来形容归途匆匆,表现出女子离别时的匆忙和不舍。接下来的两句“谁在河桥见别离。修杨委地垂。掩面啼。”刻画了女子在河桥上与爱人分别时的悲伤情景,修长的柳枝垂下,掩面痛哭,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接着诗词转折,以“人怎知。”开头,表达了女子心中的苦闷和无处倾诉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桃李成阴莺哺儿。闲行春尽时。”则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春天的消逝,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思念之情依然无法消散。桃李花开时,莺儿孵育雏鸟,而女子却孤独地闲步,暗示着她在思念中度过了一个孤独而漫长的春天。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美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离愁别绪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长相思(闺怨)拼音读音参考

zhǎng xiàng sī guī yuàn
长相思(闺怨)

mǎ rú fēi.
马如飞。
guī wèi guī.
归未归。
shuí zài hé qiáo jiàn bié lí.
谁在河桥见别离。
xiū yáng wěi dì chuí.
修杨委地垂。
yǎn miàn tí.
掩面啼。
rén zěn zhī.
人怎知。
táo lǐ chéng yīn yīng bǔ ér.
桃李成阴莺哺儿。
xián xíng chūn jǐn shí.
闲行春尽时。


相关内容11:

浣沙溪(黄钟·第三)

国门东(好女儿〔四〕首)

长相思(闺怨)

丑奴儿

忍泪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八)
    鹦鹉无言理翠襟。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半篙深。芳径与谁寻斗草,绣床终日罢拈针。小笺香管写......
  • 浣沙溪(黄钟)
    日薄尘飞官路平。眼前喜见汴河倾。地遥人倦莫兼程。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早收灯火梦......
  • 调笑
    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
  • 点绛唇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
  • 拥鼻吟(吴音子)
    别酒初销。怃然弭棹蒹葭浦。回首不见高城,青楼更何许。大め轲峨,越商巴贾。万恨龙钟,篷下对语......
  • 忆仙姿(二之二)
    彩舫解维官柳。楼上谁家红袖。团扇弄微风,如为行人招手。回首。回首。云断武陵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