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10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宋代  李弥逊  

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
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
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
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翻译及注释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诗意:
这首诗以精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及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高山、茂密的林木,以及禁苑中的枫树和棠树,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身份和责任,以及国家的大计和家族的声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遗憾,认为自己虽然在时代中有所贡献,但与时代的沉重挑战相比,自己的努力似乎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述山峰、林木和树荫,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这种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山水意象,同时也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提及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国家的重要事务,展现了他的家族声望和对国家大计的关心。这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族观念。

然而,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遗憾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努力似乎无法与时代的挑战相比,这种情感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思考的深度。这种内心的矛盾和遗憾也是许多文人士大夫在面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困境时常常产生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代的思考,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它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声望和国家大计的关心。然而,诗人在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遗憾,认为自己的努力似乎微不足道。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lóng xué xǔ gōng wǎn shī èr shǒu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cuì dé shān cáng yù, gāo biāo mù xiù lín.
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
sān cháo shì fēng jìn, liè jùn qì táng yīn.
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
wén hàn jiā shēng zài, guī mó guó jì shēn.
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
gài guān tóu zhèng hēi, kōng fù jì shí xīn.
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


相关内容11: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次韵旸叔见示伽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席上信笔六首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
  • 题赵德修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曏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
  •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地胜官肖人更幽,公田政足辨糟丘。吏情厌问可不可,世事但从浮自浮。绿盖红妆供客笑,黄鸡白酒为......
  •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金兰臭味百年期,生死那知欻两岐。路断束刍难寄恨,封成挂剑谩传悲。向来不诵凌云赋,此日休歌薤......
  •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 次韵林仲和筠庄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