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0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宋代  刘克庄  

南渡钧枢后,宣和节义门。
依然窭人子,不似贵公孙。
苦李无谁采,甘棠在处存。
遥知宦游地,巷哭更招魂。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南渡钧枢后,
宣和节义门。
依然窭人子,
不似贵公孙。

苦李无谁采,
甘棠在处存。
遥知宦游地,
巷哭更招魂。

中文译文:

挽辞建昌詹使君(题名)
第一首:

自南渡钧枢之后,
在宣和节义的门下。
尽管仍是贫穷之人,
并不像富贵的公孙。

苦李花无人采摘,
美丽的甘棠却依然存在。
遥远地了解到仕途之地,
街巷中的哭声更加招引亡魂。

第二首:

南渡钧枢之后,
在宣和节义的门下。
依然是贫困的子弟,
与富贵的公孙不同。

苦李花无人采摘,
美丽的甘棠依然生长。
遥远地了解到宦游之地,
巷子里的哭声更加招引亡魂。

诗意和赏析:

这是刘克庄写的一首挽辞诗,用来怀念建昌詹使君。诗中描绘了南渡钧枢(指北宋时期钦宗)之后的时代,以及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宣和节义门,宣和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官职,节义门则指的是宣和节义使的门下。这里可以看出,詹使君曾在官场中担任重要职务,但他的遭遇并不如贵族公孙般幸福富贵。

其次,诗中提到了苦李和甘棠两种花。苦李花被忽视而无人采摘,而甘棠则在某个地方依然存活。这可以理解为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揭示。苦李花象征着贫苦人民,他们的努力和价值被忽视;而甘棠则代表着美好而富裕的生活,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

最后,诗中提到了宦游之地和巷子里的哭声。宦游指的是官员在地方任职,离开家乡的情况,而巷子里的哭声则暗示着人们的痛苦和无奈。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评,认为在宦游之地,人们的苦难不断,社会的伤痛愈发显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建昌詹使君的挽词,揭示了北宋时期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作者以质朴的词句,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示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触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jiàn chāng zhān shǐ jūn èr shǒu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nán dù jūn shū hòu, xuān hé jié yì mén.
南渡钧枢后,宣和节义门。
yī rán jù rén zǐ, bù shì guì gōng sūn.
依然窭人子,不似贵公孙。
kǔ lǐ wú shuí cǎi, gān táng zài chù cún.
苦李无谁采,甘棠在处存。
yáo zhī huàn yóu dì, xiàng kū gèng zhāo hún.
遥知宦游地,巷哭更招魂。


相关内容11: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

送哀粹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

又真止堂一首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辰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来至桂州叶潜仲以诗相迎次韵一首
    柘冈西路别君时,几见天涯柳弄丝。横草壮心空忼慨,覆蕉残梦懒寻思。羞将白发趋新府,却忆青山领......
  • 再赠一首
    药囊价重百车渠,肯受村翁折简呼。失喜迎君瞻紫气,必能为我索玄珠。晨兴舐鼎尝残药,夕暝吹灯据......
  • 哭杨吏部通老
    白首除郎已晚哉,民间桑柘手亲栽。盖棺只着深衣去,行李空担语录回。主祭遗孤犹未冠,著书残藁漫......
  • 挽陈梧州二首
    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定知廉吏传,他日一......
  •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
    井络缠兵惨,瞿塘下棹轻。命宁一钱直,腹载五车行。姑览无诸迹,休听望帝声。世无韩十八,谁识玉......
  •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首从淇奥君子,数到越王潞公。世仅有一两个,君毋□八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