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丛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06

丛桂

宋代  曾几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丛桂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丛桂翻译及注释

《丛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行攀丛桂枝,
我行走于丛桂之间,
坐息丛桂影。
我停下脚步,坐在丛桂的阴影下。

王孙胡不归,
王子与少数民族的人们为何不归来,
岁晏雪霜冷。
岁月渐晚,雪霜寒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丛桂和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丛桂为背景,通过描绘行走于丛桂之间和坐在丛桂的阴影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沉思。丛桂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枝叶茂盛,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行走于丛桂之间,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坐在丛桂的阴影下,使人感到凉爽和舒适,也为人提供了一个静思的空间。

诗词的后两句则转移到了王孙和岁月的描绘。王孙是指王子或贵族后代,胡指少数民族的人们。诗中问到为何王孙和少数民族的人们不归来,这可能是对战乱或动荡时期的思考。岁晏雪霜冷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严寒的氛围。这种对时间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与丛桂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对行走和坐息的描绘,以及对王孙和岁月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对环境和时间变迁的敏感,以及对人事的思考和感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思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思绪,从而增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丛桂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guì
丛桂

xíng pān cóng guì zhī, zuò xī cóng guì yǐng.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wáng sūn hú bù guī, suì yàn xuě shuāng lěng.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相关内容11:

袭袭

寄泉南守赵表之

吴江长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初至天台
    畴昔所欣慕,天台冠坤灵。兴公妙摹写,粲若披图经。自怜婴世网,仰愧鸿冥冥。夙契谅非浅,半生吏......
  • 己己岁夏旱大热睡起偶成
    青天无云日亭午,群巫祷祈且呼舞。老夫饶睡昏昏然,鼻息如雷汗如雨。...
  • 晚岁
    晚岁意不适,新诗老无情。万古共一叹,百年行半生。贫忧世累重,贱喜身责轻。义有不可嗟,非吾不......
  • 渰渰
    渰渰轻云弄落晖,坏檐巢满燕来归。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 强颜寄任道子权
    强颜求世亦何从,甔石时时得复空。何日能无寒饿役,此身得与圣贤终。人生汲汲须高致,世态浑浑未......
  • 苦雨
    尽道迎梅雨,能无一日晴。窗昏愁细字,檐暗乱疏更。未怪蛙争席,真忧水冒城。何由收积潦,箫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