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7

鹿

宋代  梅尧臣  

群处空山中,迹在深松下。
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
惊顾远世网,脱质去田野。
谁思充腶修,自是无全者。

鹿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鹿翻译及注释

《鹿》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群处空山中,
The deer dwell in the empty mountains,
迹在深松下。
Their tracks are found beneath the deep pine trees.
周穆得同狼,
Zhou Mu, the virtuous one, is accompanied by wolves,
秦人指为马。
While the people of Qin mistake them for horses.
惊顾远世网,
Startled, they gaze upon the vast world's entanglements,
脱质去田野。
Breaking free, they depart from the mundane fields.
谁思充腶修,
Who would consider their abundant cultivation,
自是无全者。
For truly, they lack nothing.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弃。诗中的"鹿"象征自然的纯真与自由,它们生活在空山深处,迹象仅在松树下留下。而世人却误认它们为马,这暗喻了世俗对纯真和自由的误解和误导。

在面对世俗纷扰时,诗人感到惊讶并远离了世界的网罗,选择脱离尘嚣,返回自然的田野。诗中的"周穆"指的是传说中的周穆王,他的德行高尚,与狼群同行,象征着诗人对纯真和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他在反思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认识到,追求纯真和自由的人往往无法完全满足物质欲望和世俗要求。他认为只有放下一切欲望和追求,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充实和修炼的完善。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真与追求内心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对世俗的虚妄和迷失提出了批判。通过与动物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实自我和纯净生活的追求,呼吁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本真。

鹿拼音读音参考


鹿

qún chù kōng shān zhōng, jī zài shēn sōng xià.
群处空山中,迹在深松下。
zhōu mù dé tóng láng, qín rén zhǐ wèi mǎ.
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
jīng gù yuǎn shì wǎng, tuō zhì qù tián yě.
惊顾远世网,脱质去田野。
shuí sī chōng duàn xiū, zì shì wú quán zhě.
谁思充腶修,自是无全者。


相关内容11:

送雪窦长老昙颖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送韩仲文奉使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刁安丰
    尝游芍陂上,颇见楚人为。水有鸟鱼美,土多姜芋宜。宁无董生孝,将奉叔敖祠。旧令乃吾友,寄声於......
  •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天地磨今古,贤愚为埃尘。草树易变改,山川无故新。眷言零陵守,白发驾朱轮。间来问遗老,俯迹哀......
  • 留别李君锡学士
    淮南尚喜风流在,客有殷勤载酒过。不醉不归情可见,相看相笑意如何。了眸自解持高论,长颈稀逢缺......
  • 送志来上人往姑苏谒元曹
    折取东桥柳,青青向故人。欲知问馆处,要识旧溪春。旋洒铜缾水,休沾野寺尘。吴门逢隐者,必是汉......
  •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久未至冲卿与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
  • 偶书寄苏子美
    君诗壮且奇,君笔工复妙。二者世共宝,一得亦难料。我今或盈轴,体逸思益峭。有如秋空鹰,气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