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4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宋代  辛弃疾  

清平乐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
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少年时代的欢乐与回忆。诗人怀念在吴江畔饮酒作乐的时光,回想起当时明亮的月光在高耸的树影下,十里蔷薇水清冷的景象。大都城中只有一点微弱的宫黄光芒,而人间却充满了浓郁的芳香。诗人可能认为,这种芳香不仅来自人间的美好,也来自天上的风露,使整个世界都散发着芬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通过描述吴江畔的饮酒欢乐和自然景观,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明亮的月光和高大的树影,以及清冷的蔷薇水,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此同时,诗人通过对大都城中微弱的宫黄光芒和人间的芳香的描绘,与自然界形成了对比。诗中的"九天风露"意味着天上的神仙之气,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芬芳馥郁之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并将人间的美好与天上的神仙之境相联系。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间美景的热爱之情。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xiè shū liáng huì mù xī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shào nián tòng yǐn.
少年痛饮。
yì xiàng wú jiāng xǐng.
忆向吴江醒。
míng yuè tuán yuán gāo shù yǐng.
明月团圆高树影。
shí lǐ qiáng wēi shuǐ lěng.
十里蔷薇水冷。
dà dū yì diǎn gōng huáng.
大都一点宫黄。
rén jiān zhí nèn fāng fēn.
人间直恁芳芬。
pà shì jiǔ tiān fēng lù, rǎn jiào shì jiè dōu xiāng.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相关内容11: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水调歌头

竹枝词二首

巫山曲

雨中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范德孺知庆州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
  •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
  •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
  • 东风第一枝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
  • 王元章倒枝梅画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 竹十一首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