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雾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苏味道
2025-07-23

咏雾

唐代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雾作者简介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咏雾翻译及注释

诗词:《咏雾》

氤氲起洞壑,
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
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
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
终从彦辅游。

中文译文:

雾气弥漫在山洞和沟壑之中,
远方的山峦、平原也被雾包围。
有时像是蜿蜒的龙形剑,
又有时仿佛映照着蜃楼。
雨点拂在林木上,似乎雨雾更加密集,
行人穿过小径时,带着雾气在空中飘浮。
我谢公超越尘世的步履,
最终会跟随彦辅一起出游。

诗意:

这首诗以形容雾气的景象为主题,通过雾气弥漫的图像,描绘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之美。诗人将雾气与山洞、沟壑相联系,表达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又通过将雾气比作龙形剑和映照蜃楼,赋予了雾气神秘与幻化的象征意义。

赏析:

该诗以简洁的笔墨描述了雾气的奇妙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令读者仿佛置身于雾气之中。雾气弥漫在山洞和沟壑中,让整个大自然充满神秘和变幻。诗人运用了雾气、山洞、沟壑等形象烘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视觉和感官的享受。

诗人通过将雾气比作龙形剑和映照蜃楼,赋予了雾气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雾的幻化成蜿蜒曲折的剑形,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奇思妙想。而映照蜃楼的情景,则将雾气的美景进一步增添了神秘感。

诗末的"我谢公超越尘世的步履,最终会跟随彦辅一起出游"呼应了诗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无拘无束的心境。诗人以雾气的美景为引子,借以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将雾气的美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变化,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奇妙景象的感悟和赞美。

咏雾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wù
咏雾

yīn yūn qǐ dòng hè, yáo yì zā píng chóu.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zhà shì hán lóng jiàn, hái yí yìng shèn lóu.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fú lín suí yǔ mì, dù jìng dài yān fú.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fāng xiè gōng chāo bù, zhōng cóng yàn fǔ yóu.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相关内容11:

芜城

五岁咏花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蝶恋花

梅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鹊踏枝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
  • 山禽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 林卧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
  • 虞美人
    枢庭喜庆生辰到。仙伯离蓬岛。鲁台云物正呈祥。线绣工夫从此、日添长。满斟绿醑深深劝。岁岁长相......
  • 虞美人(春愁)
    东风荡漾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