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岁暮海上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9-09

岁暮海上作

唐代  孟浩然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岁暮海上作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岁暮海上作翻译及注释

《岁暮海上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孟浩然写道:“孔子既然去世,我漂泊在海上。黄昏时看见北斗星的柄转动,才知道岁星的位置改变了。我在空船上任风所驱,垂钓无需等待。想问问乘槎的人,沧洲上还有谁在呢?”

诗意: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孟浩然在海上的心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漂泊在海上的状态,以及观察到的岁星位置的改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虽然诗人独自在海上徘徊,但他对乘槎的人和沧洲上的人都充满了好奇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的“仲尼”指的是孔子,诗人以孔子去世来引发自己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通过描述北斗星柄的转动,诗人发现岁星的位置已经改变,暗示时间飞逝,岁月不居。诗人自比为孔子的弟子,漂泊在海上,既是写实的感受,也可理解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人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乘槎的人和沧洲的好奇。乘槎是一种古代的木筏,在海上航行的人常常使用它。诗人想询问在沧洲上的人有何打算或者是否有人在那里。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孟浩然在海上的孤独和思考。再结合对岁星位置改变和对乘槎人沧洲的想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变化以及对外界的好奇和向往,展现出了一种旷达的胸怀和深邃的思考。

岁暮海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suì mù hǎi shàng zuò
岁暮海上作

zhòng ní jì yún mò, yú yì fú yú hǎi.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hūn jiàn dǒu bǐng huí, fāng zhī suì xīng gǎi.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xū zhōu rèn suǒ shì, chuí diào fēi yǒu dài.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wèi wèn chéng chá rén, cāng zhōu fù shuí zài.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相关内容11:

苔藓山歌

江夏送友人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

蔷薇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以幽能皎洁,谓近可......
  • 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
  • 归山作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 溪上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 夏冰歌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粉......
  •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