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孙革
2025-09-06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

唐代  孙革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翻译及注释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孙革。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在松树下询问一个年轻童子,询问他的师傅去哪里了。童子告诉诗人,师傅去山里采药了。然而,具体的位置和行踪却被云雾所遮掩,无法得知。

赏析:
这首简短而含蓄的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对话展示了一种禅宗意境。诗中的松树和云雾,以及诗人与童子之间的对话,都展示了一种清静、深远的意境。

松下,代表着高山之间青翠的松树。松树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也象征着长寿和不朽。它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凝重,同时也为师傅的离去提供了一种隐喻。

童子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代表着尘世的纷扰和浮躁。他告诉诗人,师傅去山里采药,这可以理解为师傅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寻求更深的智慧和修行。然而,师傅的具体行踪被云雾所遮掩,这表明禅宗修行的道路并不是轻易可见和可寻的。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深远、空灵的感觉。它意味着真正的智慧是无法被外在的物质世界所触及和理解的,它只能通过内心的静默和修行来领悟。诗人通过对话和景物描写,将这种禅宗的哲理传达给读者,引导人们反思生命中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智慧的修行之道。它呈现了禅宗诗歌的特点,给予读者一种思考和静心的空间。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拼音读音参考

fǎng yáng zūn shī yī zuò jiǎ dǎo shī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zhī zài cǐ shān zhōng,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访羊尊师(一作贾岛诗)评述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相关内容11: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钗头凤(别武昌)

旅望/出塞行

点绛唇

无闷·催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荔枝香近·七夕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
  • 昭君怨·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
  • 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
  • 菩萨蛮·春闺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
  • 洛阳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