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趋郡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9-07

趋郡回

宋代  姜特立  

老去犹趋府,往来添客愁。
丹枫渔舍晚,花麦野田秋。

趋郡回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趋郡回翻译及注释

《趋郡回》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年老之后仍然奔走于府县之间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中的“老去犹趋府,往来添客愁”表明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仍然频繁地往返于府县之间,这种奔波劳累给作者增添了许多忧愁之事。这种情绪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楚和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丹枫渔舍晚,花麦野田秋”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丹枫、渔舍、花麦和野田等元素都与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紧密相连,呈现出丰收的季节和农村的宁静景象。这种描绘与前两句的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岁月更迭中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深刻感受。通过对府县往来的描写以及秋天景色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无常的领悟。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中传达了人生百态和岁月无情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译文:
老去犹趋府,往来添客愁。
丹枫渔舍晚,花麦野田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府县往来和秋天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之情。作者的年老与奔走劳累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无情和生活无常的主题。同时,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与前两句的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生百态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让读者在短短几句之间领略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启示和共鸣。

趋郡回拼音读音参考

qū jùn huí
趋郡回

lǎo qù yóu qū fǔ, wǎng lái tiān kè chóu.
老去犹趋府,往来添客愁。
dān fēng yú shě wǎn, huā mài yě tián qiū.
丹枫渔舍晚,花麦野田秋。


相关内容11:

余行年七十有七腰围顿减殆不胜衣齿亦摇脱可

余方悼亡适山圃牡丹芍药盛开赋长句

丁未九日青宫侍饮

编猥作

游赤松小桃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叹
    日月争其所,昏晓成古今。桑榆能几何,可但惜分阴。有花须共赏,有酒须频斟。追念旧交游,半卧青......
  • 寄恪
    忽得平安信,新知进学功。虑深心更苦,趣静句仍工。所贵身无玷,何忧禄未丰。望云休作念,正要尔......
  • 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野色满方壶。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问讯曲......
  • 晨起
    晨兴一炉火,焰焰如鎔金。大明忽东升,阳晖散重阴。家人过平剂,有酒向我斟。此外便何求,便可老......
  • 不贪
    人间五福少,世事罕兼全。将此不贪宝,延予有限年。...
  •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矜春
    莫疑造物擅天工,先借孤根暖气通。待得乾坤生意广,一时散施与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