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19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

宋代  张耒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翻译及注释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征人在岐亭宿营的情景。征人因为战乱而不敢安居,只能在岐亭等待天明出发。他在寒冷的夜晚,踏着松林间的月光,感受着石头上的云雾。尽管岁月的艰难使他多次惊叹,但他仍然能够付出微笑。他静静地躺在道旁的松树下,或许可以挖掘到茯苓这种药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征人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夜晚的冷和寂静,以及松树和石头上的云雾,增强了诗词的冷峻和孤寂感。作者通过描述征人的微笑,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态度。最后一句诗中的茯苓,象征着希望和治愈,暗示着征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困境的克服。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征人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fā qí tíng sù gù zhèn sān shǒu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

zhēng rén bù gǎn ān, rù shí dài míng fā.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rùn chōng shí shàng yún, lěng tà sōng jiān yuè.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jiān nán fù yī xiào, suì yuè jīng lǚ yuè.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yǎn yà dào bàng sōng, fú líng yīng kě jué.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相关内容11:

冬日怀竟陵管氏梅桥四首

秋雨二首

局中负暄读书三首

悼亡九首

冬日作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
  • 至日有感二首
    一卧孤村两见冬,独搔华发思无穷。荒山极目漫汗雪,老树当庭昼夜风。佳节妻儿具樽酒,茅斋斟酌慰......
  • 句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 孙彦古画风雨山水歌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
  • 登城二首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
  • 春望
    鸟去晴云外,帆归芳草边。平淮分绿野,春树接低天。残枾寒余烧,新青雨后田。年来千里目,容易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