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仲淹
2025-07-15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宋代  范仲淹  

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
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翻译及注释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嵩山上的八仙坛和三醉石,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赞美和对高阳徒(指修行者)的羡慕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巍巍八仙坛,
上有三醉石。
怜此高阳徒,
如乐华胥域。
憔悴泽边人,
独醒良可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嵩山上的八仙坛和三醉石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一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修行者的羡慕之情。

诗中的“巍巍八仙坛”形容八仙坛的壮丽和庄严,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而“三醉石”则是指嵩山上的三块石头,可能是因为形状或位置的特殊而得名。这些景物使诗人感到惋惜,因为只有修行者才能真正领略到这样的美景,而普通人却只能远观。

诗中的“高阳徒”指的是修行者,他们在这样的美景中修炼,享受着华胥域(指仙境)般的乐趣。而诗人自己则感到憔悴,可能是因为他身处泽边,没有机会亲身体验这样的美景和修行的乐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修行者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惋惜。通过描绘嵩山上的景物,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境界,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拼音读音参考

hé rén yóu sōng shān shí èr tí qí shí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

wēi wēi bā xiān tán, shàng yǒu sān zuì shí.
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
lián cǐ gāo yáng tú, rú lè huá xū yù.
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
qiáo cuì zé biān rén, dú xǐng liáng kě xī.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相关内容11:

辞酒

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

观猎

书酒家壁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 钱塘海潮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奏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
  •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
  • 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七
    门阑曳裾客,皆自许人豪。今日宸廷下,谁知北郭骚。...
  • 暑夜
    渴蝉呜中夜,木叶凝无风。襟苧不加带,犹如被蒙茸。三庚信可畏,一扇曾何功。安得解民愠,苍梧理......
  • 寄润州庞籍
    北固高楼海气寒,使君应此凭栏干。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