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石门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18

石门

元代  元好问  

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石门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石门翻译及注释

《石门》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崖横绝倚山垠,
草径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
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
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
此生何计得随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诗人描述了两座峭壁横亘在山脚下,草径低迷难以分辨。潭水的倒影从明亮的地方突然显现,竹香则从宁静的地方传来。石林千万年来不知炎热,茅屋四周只有云雾。诗人羡慕着那位拄着拐杖、唱着歌的樵夫,希望能够与他一同度过此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诗中的石门、草径、潭影、竹香等形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诗人通过羡慕樵夫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启示。

石门拼音读音参考

shí mén
石门

liǎng yá héng jué yǐ shān yín, cǎo jìng dī mí wèi kě fēn.
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
tán yǐng zhà cóng míng chù jiàn, zhú xiāng piān xiàng jìng zhōng wén.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shí lín wàn gǔ bù zhī shǔ, máo wū sì lín wéi yǒu yún.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yè zhàng xíng gē xiàn qiáo sǒu, cǐ shēng hé jì dé suí jūn.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相关内容11:

朝中措

念奴娇 钦叔钦用避兵太华绝顶,以书见招,

临江仙 对花怀洛阳旧游

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以上强村丛书校明弘治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瑞鹤仙
    薰风弦上奏。正蛙鸣池沼,莺吟槐柳。龙涎喷金兽。□一番疏雨、梅黄时候。神仙旧友。爱五亭、山明......
  •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下缺十六字□□以上十首见
    宝靥留香,锦书封泪,要教恼乱愁肠。恨镜鸾双舞,辜负欢狂。日日东城望眼,但暮云、烟树微茫。人......
  •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
  • 秋色横空
    松液香凝。澹幽姿一洗,若下宜城。甘腴小苦中山赋,千古齿颊春生。灯花喜,缸面清。爱竹港、冰泉......
  • 临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因寄希颜兄
    试上古城城上望,水光天影相涵。都将形胜入高谈。河山君与我,独恨少髯参。造化戏人儿女剧,狙公......
  • 诉衷情 仲经举儿,小字高闾,所居名高斋
    行斋活计五车书。真欲釜生鱼。天公也相料理,新得掌中珠。看骥子,弄*雏。最怜渠。青衫竹马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