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11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

宋代  黄庭坚  

董侯从军来,意望名不朽。
款门拜徐公,在德不在酒。
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
耳不闻世事,时诵陶令篇。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翻译及注释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董侯从军来,意望名不朽。
款门拜徐公,在德不在酒。
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
耳不闻世事,时诵陶令篇。

诗意:
这首诗是黄庭坚以徐仲车喜董元达访问南郭之作,表达了对董元达的赞美和对徐仲车的敬佩之情。董元达是一位出征归来的将领,他的心愿是追求不朽的名声。他虔诚地前来拜访了德高望重的徐仲车。徐仲车虽然有些避世,但对待客人却热情洋溢,心灵明亮。他不关心世俗的纷扰,经常吟诵陶渊明的诗篇。

赏析:
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董元达和徐仲车的敬佩之情。董元达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将领,他希望通过从军来实现自己的名声和成就。而徐仲车则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博学多才的人,他虽然避开了世俗的喧嚣,但对待客人却非常热情,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他不被世俗所动,更愿意沉浸在陶渊明的诗篇中。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徐仲车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徐仲车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推崇。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徐仲车和董元达的赞美之情,展示了黄庭坚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xú zhòng chē xǐ dǒng yuán dá fǎng zhī zuò nán guō piān sì yùn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

dǒng hóu cóng jūn lái, yì wàng míng bù xiǔ.
董侯从军来,意望名不朽。
kuǎn mén bài xú gōng, zài dé bù zài jiǔ.
款门拜徐公,在德不在酒。
xú gōng suī bì sú, duì kè zhé càn rán.
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
ěr bù wén shì shì, shí sòng táo lìng piān.
耳不闻世事,时诵陶令篇。


相关内容11:

和蒲泰亨四首

行役县西喜雨寄任公渐大夫

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

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

和蒲泰亨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清虚
    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昔衔杯。眼中故旧青常在,鬓上光阴绿不回。归去汴桥三鼓月,相思梁苑一......
  •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秋叶雨堕来,冥鸿天资高。车马气成雾,九衢行滔滔。中有寂寞人,灵府扃锁牢。西风持汉节,骑从严......
  • 戏赠家安国
    家侯口吃善著书,常愿执戈王前驱。朱绂蹉跎晚监郡,吟弄风月思天衢。二苏平生亲且旧,少年笔砚老......
  • 追忆余泊舟
    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城南鼓罢吹画筒,城北归帆落......
  • 题宗室大年画二首
    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 题伯时画松下渊明
    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虽非老翁事,幽尚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