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宜兴禅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0

宿宜兴禅房

宋代  李曾伯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
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宿宜兴禅房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宿宜兴禅房翻译及注释

《宿宜兴禅房》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冬天已过初旬,
天空开始结霜。
整夜静谧无人言语,
寒意渐浓,听见雁声。
壮志仍然忧国家兴衰,
年老的计划在山中实施。
不要做那虚幻的梦,
白发已经如丝般凋零。

诗意:
《宿宜兴禅房》描绘了一个冬夜里的禅房景象。诗人在禅房中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了冬天初霜的临近。整夜间,没有人说话,静谧无声,只能听到雁的叫声。诗人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思考国家的兴衰,怀揣着壮志。他已经年老,但仍然有计划,准备在山中实施。最后,他告诫自己不要做虚幻的梦,因为他的白发已经如丝般凋零。

赏析:
《宿宜兴禅房》通过描绘冬夜禅房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人以孤寂的禅房为背景,通过对寂静和寒冷的描绘,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中的寒冷和雁声成为诗人感知时间和季节变迁的线索,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关切。诗人强调自己的壮志和年老的计划,展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诗人以“萧萧鬓已丝”的形象,将自己的年老和时光的流逝与邯郸梦(虚幻的梦想)相对比,表达了对时光的无情和对现实的理性认知。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冬夜禅房中的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它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渐老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努力的坚持。整首诗词凝练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宿宜兴禅房拼音读音参考

sù yí xīng chán fáng
宿宜兴禅房

dōng dàng yuè chū hòu, tiān yù shì shuāng shí.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
yǒng yè jué rén yǔ, xīn hán tīng yàn zhī.
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zhuàng xīn yōu guó zài, lǎo jì rù shān yí.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mò zuò hán dān mèng, xiāo xiāo bìn yǐ sī.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相关内容11:

雪夜不寐偶成

山中

阻风池州界

杨柳枝

襄捷和书院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梅花
    茅茨烟水隔孤村,雪冷谁敲月下门。只与梅花曾有旧,暗香时肯到洼尊。...
  • 题孔明白帝二祠
    安刘事固异危刘,相去英雄二百秋。火德方中徒僭帝,星营何陨遽亡侯。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
  • 阻风固城湖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上水虽饶趋下例,北风会有转......
  • 过邻水道间
    竹新得雨笋争绿,蕉不知霜花自红。时候江南二三月,调胹元气此杯中。...
  • 东西正阳献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一从授钺俾来旬,却敌无谋效不神。士用命焉何有力,臣今老矣不如人。谁能河北平三晋,犹虑关中启......
  • 送八窗叔归
    归来百来付休休,又向空山断送秋。整叠衣篝双赤脚,携持拄杖一苍头。儒书梵语相参看,酒柱诗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