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24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

宋代  方岳  

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
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
野人久有烟霞癖,官屋何如天地宽。
白传极知儿戏耳,一生水石作奇观。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翻译及注释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有一座官宅,内有一道飞泉,但已经废弃不修。我接手重修了那座竹林和泉水。

诗意: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修复的精神,以及对官宅和自然之间的对比。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修复与恢复的渴望。

赏析:
诗词开篇即述官宅内的飞泉已经湮灭不治,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已逝,但作者并不满足于现状,决心接手重理竹泉。竹泉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它与诗人的情感和审美有着紧密的联系。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竹泉所带来的美妙景象。他观察到,在竹林的中间,云彩像半个檐篷一样休息,既有晴天时的云卧,也有雨天时的云卧,形成了变幻多样的景色。此外,即使是在六月,雪花仍然飘落,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种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瑰丽和多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接着,诗人将此与官宅进行对比。他提到野人(指修竹泉的人)长期以来一直追求云雾和山水之美,而官宅却无法与天地的广阔相媲美。这里有一种对自然和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造的对比。

最后两句中,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个懂得儿戏的人,但他的一生却在水石之间创造了奇观,暗示了诗人在修复竹泉过程中的努力和成就。整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修复与恢复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造之间关系的思考。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拼音读音参考

jùn zhái jiù yǒu fēi quán yān fèi bù zhì yǔ jiē zhú zhòng lǐ zhī
郡宅旧有飞泉湮废不治予接竹重理之

zhú quán zhòng lǐ jiù chán yuán, néng fèi tíng qián yù jǐ gān.
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
yún wò bàn yán qíng yì yǔ, xuě fēi liù yuè wǔ yóu hán.
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
yě rén jiǔ yǒu yān xiá pǐ, guān wū hé rú tiān dì kuān.
野人久有烟霞癖,官屋何如天地宽。
bái chuán jí zhī ér xì ěr, yī shēng shuǐ shí zuō qí guān.
白传极知儿戏耳,一生水石作奇观。


相关内容11:

次韵罗制干投赠

建他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

近吟

寄汤卿

茉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登峡山疾风甚雨
    长风吹裂碧云堆,卷取银河泻下来。雨搅犀潭千尺浪,烟遮龙窟一声雷。松翁偃盖岩隈立,猿女穿萝洞......
  • 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
    大杨风日春,小范林壑秋。去予几何年,各已如云浮。谁歌黄金缕,共醉白玉舟。梦中到蓬莱,名字留......
  • 白云登阁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囘坐见变桑田。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
  • 闰中秋
    摩挲倦眼一登楼,雁落寒声半古愁。付与老天推甲子,径将明月闰中秋。功名不直一杯水,人世宁须万......
  • 用人韵达梅纠梁现
    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
  •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
    风化之原出泮芹,饮循豆笾陈。国中推择爵齿德,堂上献酬介僎宾。主一敬存容自肃,歌三乐备意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