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19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宋代  曾几  

汉室推元礼,唐家得卫公。
龙门倾后辈,鲸海伏孤忠。
守护多神物,旋归一老翁。
如何九江路,万事并成空。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室推崇尊儒礼,
唐家得到卫王荣。
龙门倾覆后辈人,
鲸海埋葬孤忠臣。
守护多神奇之物,
转身回归一位老翁。
如何能逃离九江路,
万事皆化作虚空。

诗意:
该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李泰发参政的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述历史的起伏,抒发了对朝代更迭和政治动荡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对忠臣李泰发的赞赏和惋惜之情。诗中描绘了汉朝推崇儒家礼仪的典范,唐朝得到卫王的荣耀,但之后却发生了龙门倾覆、后辈人无法承袭的变故。而李泰发则被比喻为鲸海中的一位孤忠臣,为守护许多神奇之物而奋斗,最终归于寂寞的老翁。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法逃离九江路(指人生的无常变化)的感慨,认为万事皆会最终化为虚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历史典故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对李泰发的敬仰和思念,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和人生无常的体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散和无常的描写,诗人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面对变迁和命运的态度。

该诗词在形式上采用了古人常用的挽词形式,通过对历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寓意隐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李泰发比喻为鲸海中的孤忠臣,将九江路比喻为无法逃离的命运轨迹,这些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忠臣李泰发的哀悼之情。通过对离散和无常的描绘,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力。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lǐ tài fā cān zhèng sān shǒu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hàn shì tuī yuán lǐ, táng jiā dé wèi gōng.
汉室推元礼,唐家得卫公。
lóng mén qīng hòu bèi, jīng hǎi fú gū zhōng.
龙门倾后辈,鲸海伏孤忠。
shǒu hù duō shén wù, xuán guī yī lǎo wēng.
守护多神物,旋归一老翁。
rú hé jiǔ jiāng lù, wàn shì bìng chéng kōng.
如何九江路,万事并成空。


相关内容11:

芭蕉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

良农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家酿酒乡四首
    醉乡即是无何有,欢伯相招归去休。全以个中为境界,更于底处觅温柔。...
  • 句
    摸金千骑去,埋玉几人归。...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伐木伐木,无废於勤。不足柱榱,犹用以薪。岂弟君子,无易於人。...
  •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不令成比段,泣涕问......
  •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稍知閒有味,又觉老相侵。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清歌一杯酒,聊与故......
  • 扬子江阻风
    扬子江风十月初,四驾巨浪渺无隅。常忧倾摇地为动,意欲起塞天无虚。大舟不行就系岸,小舟分去争......